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

《妙法蓮華經文句記》卷第一〈序品〉:畢陵伽婆蹉



卷第四序品(釋大弟子)

因緣釋
因緣釋世界
[句]畢陵伽婆蹉,此翻餘習,五百世為婆羅門,餘氣猶高,過恒水:咄!小婢駐流。恒神為之兩派,

因緣釋為人、對治
神往訴佛,佛令懺謝。即合手:小婢莫瞋。大眾笑之,懺而更罵。佛言:本習如此,實無高心。
因緣釋第一義
增一云:樹下苦坐,不避風雨者,婆蹉比丘第一。[1]
[記]釋畢陵伽,廣明慢緣,在止觀第二記。若約此為四悉者:五百世,世界也;懺悔具二悉;引增一,即第一義。[2]

約教
[句]約教者:滅慢無慢,三藏意也。即慢無慢,通意也。分別十法界高下,別意也。八自在我,具足佛法,圓意也。
本跡
本跡者:本住常樂我淨,八自在我,微妙梵聲。跡示慢心惡口耳。
觀心
觀心者:觀麤言軟語,皆歸第一義云云。[3]
[記]觀心後云云者,三觀總別,俱是第一義,所破之惑,俱得是麤說等也。[4]

表格 36 畢陵伽婆蹉」之四釋
因緣
世界
畢陵伽婆蹉,此翻餘習,五百世為婆羅門,餘氣猶高
為人
過恒水:「咄!小婢駐流。」恒神為之兩派,神往訴佛,佛令懺謝。即合手:「小婢莫瞋。」大眾笑之,懺而更罵。佛言:「本習如此,實無高心。」
對治
第一義
《增一》云:「樹下苦坐,不避風雨者,婆蹉比丘第一。」
約教
三藏教
滅慢無慢,三藏意
通教
即慢無慢,通意
別教
分別十法界高下,別意
圓教
八自在我,具足佛法,圓意
本跡
本住常樂我淨,八自在我,微妙梵聲。跡示慢心惡口
觀心
觀麤言軟語,皆歸第一義(云云)


[1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,CBETA, T34, no. 1718, p. 16c18-c23
[2] 《法華文句記》,CBETA, T34, no. 1719, p. 177c22-c24
[3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,CBETA, T34, no. 1718, p. 16c23-c28
[4] 《法華文句記》,CBETA, T34, no. 1719, p. 177c24-c2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