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

(中)中、日佛教之異處



問:老法師曾留學日本多年,對於日本佛教必定相當瞭解,可否告知目前之中、日佛教之異處?


答:日本佛教可說是變質為學術化的佛教,對於實踐修行,唯保留形式維持傳統而已;但佛教學者却很多,可惜的是沒有傑出高僧的出現。他們學佛之所以成為學術形式化,乃是因為一百多年前的明治五年四月(一八七二)政府下令出家人可以娶妻食肉,從此令開放,竟造成今天的結果。佛教學術的研究,日本勝過我國,譬如對一件事物的考證或原典的引用,他們都做得很好;然而對於了生脫死的解脫實踐修持之道至今仍無特別的關心,所以才演變成為學術化的佛教。這也是我沒有繼續留在日本的原因;如果要研究佛教學術,當然有留日的需要,但若為修行則大可不必。

佛教學術化的研究可得佛教發展普及於全世界,日本人認為修行是個人之事,旨在了生脫死以求證道;而研究教理可將整個的佛教弘揚出去,教徒也可朝向世界擴展而增加。從前,智者大師極力強調,北方一味禪修而不重教理的研究;南方專門研究教理而不重實修,都是偏執的損失,故智者大師認為理論和實踐應併行兼修,才能符合佛陀的本懷!若只有理論會變成文字法師;只有實踐則會成為暗證的禪師,兩方面都有缺點。若不探討教理只重實修,如遇有人請示,則無法圓融的回答,因之就無法接引眾人深入學佛;若唯於經典理論,屬能言善道而缺乏實際的修養,則如阿難尊者遇見摩登迦女,則毫無能耐控制妄心。是故,理論與實踐應併行,這才是真正的實踐學佛,也才能實踐受益。

  是故,在理論方面,日人比我們還深究,他們已研究到「草木成佛論」,認為草木沒有分別心,即是真心,所謂真心即是佛,說明草木之性及其平等心即是佛之境界。再說,現時的日本卻少實修的高僧,也許有隱居的行者那就不知道;然我亦到過禪宗、天台宗、淨土宗等大道場,卻都沒有遇見過突出的高僧。唯有屬鈴木大拙派的禪學者,只是富於理論方面,非實踐論的研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