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段的經文,先為「捨几用車譬」,此譬有兩段文,第一「捨几譬」,第二「用車譬」,先說捨几,後說用車。譬喻中說明長者為了讓三十子出離火宅,就用三種車來誘導,等他們出來後,最後平等給予他們第一上乘的大白牛車。佛陀就像這位長者,成佛以後出現世間,如果馬上說一佛乘法,眾生沒有辦法接受,因此用三乘的權法來接引。因此「捨几用車譬」就是施設方便,為過去四十餘年來所說的三乘權法。
佛有廣大的威德,是不是可以運用這些把火宅裡面的諸子們救出來?但如果他自己不想出來,抓也抓不出來,所以「佛度有緣人,無緣不能度」,因緣沒成熟之前,也是無法度的。佛雖然是有具備十力、四無畏、十八不共法等等廣大的神通妙用、萬德莊嚴,但是眾生不能了解乃至沒有辦法接受,因此不能直說實法,所以用「三車」──羊車譬聲聞乘、鹿車譬緣覺乘、牛車譬菩薩乘,開三乘法來接引,最後才用最究竟的大乘佛法,使一切眾生到達成佛的目的。[1]
所謂「著樂癡所盲」,因為眾生的根性鈍,執著世間的快樂,愚癡、盲冥,沒有辦法接受大法,這種根性若跟他說大法,「云何而可度」,他怎麼能夠接受呢?而要超出三界、要成就佛果,「唯有一門」,只有一佛乘的法門,「一門」有兩種意義:
約別義說,「一」就是「教一、理一、行一、人一」,都是一佛乘之理、一道清淨之理,所以叫做「一」。「門」是能通的意思,有門就能夠通,由「能通」通於「所通」;就是佛所說的教法教理,使眾生通達到出世間的究竟佛果之門。
若通論,純粹只有一個真理,沒有雜於其他任何東西,所以叫做「一」,此妙理能通到究竟佛果之門。「狹小」並不是指門小,而是法門很微妙難解、教理廣博,但因眾生根性狹小,如聾若啞,沒有辦法接受,因此無法進入大法之門,所以叫做「而復狹小」。要出三界的門很窄很小,眾生根性差,修行不得法,很不容易超出。
「戀著戲處」,是說眾生戀著三界、貪著聲聞境界,對於大乘法還不能接受,「或當墮落」,若毀謗必定要墮落,將來就苦了,會「為火所燒」,火燒就是苦惱,即前面偈頌說「眾生諸根鈍,著樂癡所盲」,不堪聞大乘法,云何而可度啊!所以佛當時成佛以後,思惟考量到這個情況,先不能為說大法,因為恐怕他墮落,被火所燒。
眾生不識八苦五濁種種的煎迫,「不知是火」,也不知道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這些法都是三界內的苦具,這個苦具就是舍宅。「東西馳走」,由此生死往返,在三界裡沒有停止的輪轉不息。〈六道輪迴頌〉:「鑽馬腹,入驢胎。火湯爐炭經幾回,曾向帝釋殿前過,又向閻君窩裡來。」眾生就在三界六道裡面奔走,無量劫來生死往返的「走戲」,好像遊戲,為了貪瞋癡煩惱造業,惑業苦輪轉不息。雖然佛想要用大法來度,但苦惱眾生不能接受,看看而已而不想學,只是「視父而已」。
因此「用車譬」之「擬宜三車譬」,是打算用三車來引導他;比方不說大法而說三乘法,所以擬宜三車來接引,就是前文所說「尋念過去佛,亦作三乘化」,用三乘的方法來教化眾生。「知子先心所好譬」是用「種種珍玩奇異之物」──聲聞法、五停心觀、四念處、三十七道品等,都是很珍貴很好玩、很稀奇少有、很特殊的「奇異之物」。這些諸子們的心情必定很喜歡,他必定會趕快出來,「情必樂著」,比方知道他們只能修小法,因此跟他說聲聞法,必定是會接受的。
三乘諸子「爭出火宅」,這一段文在《法華文句》的觀心修行方法,很是殊勝。藏教聲聞位的斷三界見思煩惱、證阿羅漢果的境界,是在修觀的時候,以藏教的道理,用圓教的觀法來修觀。以觀心來說,以中道正觀諸法實相之理,直觀實相,心與境相印,心法相稱。心與境相印,就是觀實相的時候,與實相境相印,能適子所願,就是「適其願故」。這實相之「境」無窮無盡、豎窮橫遍,「觀」也就無量無邊。
無量無邊之境要修觀,必定要勇猛,所以「心各勇銳」,求趣實相之境,必定用心很猛利的去觀察實相之理,用心研究實相之境。既然心境互相研謀,為「互相推排」。心觀境,如果妄念起,排除妄心而求實相的真心,就是真心排妄境,妄境出而真心證,好像互相推排。心王心所所緣的境界都能相應,由此直趣於實相妙境,叫做「競共馳走」。
遍觀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的一切諸法,法法無非實相,就是前面經文所說的「是法住法位,世間相常住」。假如能夠觀到實相之理,當下實證,不但能出三界火宅,連九法界都可以超出到究竟佛果。這就是以藏教的文字,觀圓教的妙理。
這些諸子們出來之後(比喻出了三界),「皆於四衢道中」,「四衢」比方苦集滅道四諦,「四衢道」就是四通八達的十字路,就在那裡坐下來了。既然在四衢道中坐,不像在火宅裡面有障礙,什麼障礙都沒有了,所以「無復障礙」,因為由此子縛果縛皆斷,生死了了,也就沒有障礙,生安隱之想。
「露地而坐」的露地,譬三界的思惑已經斷盡,就沒有被見思惑所蓋覆了,真心顯露,親證偏真湟槃,由此安坐在所得到的阿羅漢果聲聞果位當中。比方聲聞根性的眾生,依四諦法修行,斷見思惑出三界之後,覺得四智已經成就,所謂「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」,心裡很滿足,不想再往前進了。
這個時候長者看到三乘的弟子們都已經出三界,不會再被三界的苦火所燒,所以「其心泰然」。「泰然」如果約三十子講,指他們見思惑斷了,不會被見思惑所局限了,所以心裡很安靜;站在長者的立場,這些他多生多劫度的眾生已經超出三界,不再被三界苦火所燒,所以心也泰然。
這些三十子們已經出了三界,就向長者父要求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所以叫做「索車」,向長者要車。長者要給他大車,也要諸子覺得需要的時候才給,如果還不想要,給他也沒有作用。此為聲聞人在阿含證果之後,到了方等會上,聽到大法,恥小慕大,根機慢慢要成熟了;到了般若會上,佛教他管理家業,也轉教初學菩薩了,他覺得已經得到別教的利益(方等會上得通教利益,般若會上得別教利益),所以那時候他心裡已經想要大車了。
下文就是「等賜諸子大車譬」,[2]平等給予出三界的聲聞子們,都是一個大白牛車,[3]證明顯示前文所說的「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」,這就是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大家的佛性相同,都是佛子。[4]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當然是子,就是三界六道眾生通通都是佛子,以佛眼來看,沒有一個不是佛子,佛心沒有偏,所以「等」,平等的各賜諸子一個大車。「等」是大家相同,「以法等故,無非佛法」,一切法都是平等。前面所說的一切教法,都是大乘、都是摩訶衍,[5]所以「等賜大車」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有佛性者皆可作佛,到了法華會上沒有一個不成佛的。
各賜大車就是隨他的本習,過去所修的無論是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,以各個的習氣,所習的不一樣,所以叫做「各」。[6]經文云:「以是因緣,當知諸佛方便力故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」但是到了這時候通通都是大乘法,通通都是一佛乘,沒有一個不是大法的,所以叫做通通都是等賜一個大車給他。[7]
◎ 參:
舍利弗!是長者作是思惟:『我身手有力,當以衣祴、若以机案,從舍出之。』復更思惟:『是舍唯有一門,而復陿小。諸子幼稚,未有所識,戀著戲處,或當墮落,為火所燒。我當為說怖畏之事:『此舍已燒,宜時疾出,無令為火之所燒害!』作是念已,如所思惟,具告諸子:『汝等速出!』父雖憐愍,善言誘喻,而諸子等,樂著嬉戲,不肯信受,不驚不畏,了無出心;亦復不知,何者是火?何者為舍?云何為失?但東西走戲,視父而已。[8]
爾時長者即作是念:『此舍已為大火所燒,我及諸子,若不時出,必為所焚!我今當設方便,令諸子等得免斯害。』父知諸子,先心各有所好,種種珍玩,奇異之物,情必樂著!而告之言:『汝等所可玩好,希有難得,汝若不取,後必憂悔!如此種種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今在門外,可以遊戲。汝等於此火宅,宜速出來,隨汝所欲,皆當與汝。』[9]
爾時諸子,聞父所說,珍玩之物,適其願故,心各勇銳,互相推排,競共馳走,爭出火宅。是時長者見諸子等,安隱得出,皆於四衢道中,露地而坐,無復障礙,其心泰然,歡喜踊躍。時諸子等,各白父言:『父先所許玩好之具,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願時賜與!』舍利弗!爾時長者,各賜諸子等一大車。[10]
舍利弗!如彼長者,初以三車誘引諸子,然後但與大車,寶物莊嚴,安隱第一。然彼長者,無虛妄之咎。如來亦復如是,無有虛妄,初說三乘引導眾生,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。何以故?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,諸法之藏,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,但不盡能受。舍利弗!以是因緣,當知諸佛方便力故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[11]
[1] 經文:「如彼長者、初以三車,誘引諸子,然後但與大車,寶物莊嚴,安隱第一,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。如來亦復如是,無有虛妄,初說三乘引導眾生,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。」
[2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:從「舍利弗爾時」下,三、等賜大車。有兩章、兩廣、兩釋。一、等子,二、等車。(CBETA,T34, no. 1718, p. 72a05-a06)
《法華文句記》:「有兩章、兩廣、兩釋」者,此依未次,疏列稍似難見,準文次第,兩章並標,廣釋間出。(CBETA,T34, no. 1719, p. 267c17-c18)
[3] 而當時已經出三界的已經得有大車,也留些大車給我們這些沒有出三界的,每一個人都一個大車。
[4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:以子等故,則心等,譬一切眾生等有佛性,佛性同故,等是子也。(CBETA,T34, no. 1718, p. 72a06-a07)
《法華文句記》:「一等子」下,標兩章門。言「子等故則心等」者,先明子等者,無非子故,故心必等。其心若等,其子必等,心即心性,故佛性等。由皆是子,故心無偏,財法復多,是故心等。(CBETA,T34, no. 1719, p. 267c25-c28)
[5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:第二、車等者,以法等故,無非佛法,譬一切法皆摩訶衍,摩訶衍同,故等是大車。(CBETA,T34, no. 1718, p. 72a08-a09)
《法華文句記》:車等者,初明等意,所賜不二,是故云等。但點所習,無非妙乘,秖緣性同,賜義則等。(CBETA,T34, no. 1719, p. 267c28-268a01)
[6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:而言「各賜」者,各隨本習,四諦、六度,無量諸法;各於舊習,開示真實;舊習不同,故言「各」。皆摩訶衍,故言「大車」。(CBETA,T34, no. 1718, p. 72a09-a11)
《法華文句記》:「而言」下,卻以子等,釋車等疑。既云車等,何以各賜?昔習不同,諸位不一,至此所說,無非一乘,何以故?若一人不遍,不名子等,且云本習,應遍諸法,一物不與,不名賜等。所謂色心、逆順、依正、行理、因果、自他、解惑、小大、慧福,故知等賜,秖是開彼三乘六道,無非一如。故一一如,無不遍攝、遍具、遍入,一切眾生,誰無四方道場之分?誰不理有大車具度?待時待緣,是故爾耳。故至今日,方云「各賜」。(CBETA,T34, no. 1719, p. 268a02-a10)
[7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:即是長者,自知財富無量,欲饒益諸子,故許三與一,非是虛也。此釋小異於前,前意為令諸子得出,意不在三,既出不與,亦非虛妄。今明如來出世,本欲說大,但為小智樂著三界,故以方便誘引,既已得出,還與大乘,即稱本心,故言能與眾生大乘之法,但不盡能受也。若《華嚴》中能受,即為與大,不俟開一為三;不能受者,以方便力,於一佛乘,分別說三。三由眾生,非佛本意,故用此釋,成不乖本心不虛也。(CBETA,T34, no. 1718, p. 74b20-b29)
[8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二〈譬喻品〉第三,CBETA, T9, no. 262, p. 12b23-c04。
[9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二〈譬喻品〉第三,CBETA, T9, no. 262, p. 12c04-c11。
[10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二〈譬喻品〉第三,CBETA, T9, no. 262, p. 12c12-c19。
[11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二〈譬喻品〉第三,CBETA, T9, no. 262, p. 13c10-c15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