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如法師主講《妙法蓮華經》,第51-52堂課:
◎ 《妙法蓮華經》(51-1) :印度尊師重道。禪宗傳法。
◎ 《妙法蓮華經》(51-2) :學修分享與經歷指導。臨濟棒喝。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第八:「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,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,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,復聞宿世因緣之事,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,得未曾有,心淨踊躍。即從座起,到於佛前,頭面禮足,却住一面,瞻仰尊顏目不暫捨,而作是念:「世尊甚奇特,所為希有!隨順世間若干種性,以方便知見而為說法,拔出眾生處處貪著。我等於佛功德,言不能宣,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。」」[1]
◎ 《妙法蓮華經》(52-1) :學修分享與經歷指導。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第八:爾時佛告諸比丘:「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?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,亦常歎其種種功德,精勤護持助宣我法,能於四眾示教利喜,具足解釋佛之正法,而大饒益同梵行者。自捨如來,無能盡其言論之辯。汝等勿謂富樓那但能護持助宣我法,亦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,護持助宣佛之正法,於彼說法人中亦最第一。又於諸佛所說空法,明了通達,得四無礙智,常能審諦清淨說法,無有疑惑,具足菩薩神通之力。隨其壽命,常修梵行,彼佛世人咸皆謂之實是聲聞;而富樓那以斯方便,饒益無量百千眾生,又化無量阿僧祇人,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為淨佛土故,常作佛事,教化眾生。」[2]
◎ 《妙法蓮華經》(52-2) :學修分享與經歷指導。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第八:「「諸比丘!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,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,於賢劫中當來諸佛,說法人中亦復第一,而皆護持助宣佛法。亦於未來,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,教化饒益無量眾生,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為淨佛土故,常勤精進教化眾生,漸漸具足菩薩之道。過無量阿僧祇劫,當於此土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號曰[7]法明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,七寶為地,地平如掌,無有山陵谿澗溝壑,七寶臺觀充滿其中,諸天宮殿近處虛空,人天交接,兩得相見。無諸惡道,亦無女人,一切眾生,皆以化生,無有婬欲。得大神通,身出光明,飛行自在,志念堅固,精進智慧,普皆金色,三十二相而自莊嚴。其國眾生,常以二食:一者、法喜食,二者、禪悅食。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,得大神通、四無礙智,善能教化眾生之類。其聲聞眾,算數校計所不能知,皆得具足六通、三明及八解脫。其佛國土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。劫名[1]寶明,國名[2]善淨。其佛壽命無量阿僧祇劫,法住甚久。佛滅度後,起七寶塔遍滿其國。」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「諸比丘諦聽! 佛子所行道, 善學方便故, 不可得思議。 知眾樂小法, 而畏於大智, 是故諸菩薩, 作聲聞緣覺, 以無數方便, 化諸眾生類。 自說是聲聞, 去佛道甚遠, 度脫無量眾, 皆悉得成就, 雖小欲懈怠, 漸當令作佛。 內祕菩薩行, 外現是聲聞, 少欲厭生死, 實自淨佛土。 示眾有三毒, 又現邪見相, 我弟子如是, 方便度眾生。 若我具足說, 種種現化事, 眾生聞是者, 心則懷疑惑。 今此富樓那, 於昔千億佛, 勤修所行道, 宣護諸佛法。 為求無上慧, 而於諸佛所, 現居弟子上, 多聞有智慧。 所說無所畏, 能令眾歡喜, 未曾有疲惓, 而以助佛事。 已度大神通, 具四無礙智, 知諸根利鈍, 常說清淨法。 演暢如是義, 教諸千億眾, 令住大乘法, 而自淨佛土。 未來亦供養, 無量無數佛, 護助宣正法, 亦自淨佛土。 常以諸方便, 說法無所畏, 度不可計眾, 成就一切智。 供養諸如來, 護持法寶藏, 其後得成佛, 號名曰法明。 其國名善淨, 七寶所合成, 劫名為寶明。 菩薩眾甚多, 其數無量億, 皆度大神通, 威德力具足, 充滿其國土。 聲聞亦無數, 三明八解脫, 得四無礙智, 以是等為僧。 其國諸眾生, 婬欲皆已斷, 純一變化生, 具相莊嚴身。 法喜禪悅食, 更無餘食想。 無有諸女人, 亦無諸惡道。 富樓那比丘, 功德悉成滿, 當得斯淨土, 賢聖眾甚多。 如是無量事, 我今但略說。」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,心自在者,作是念:「我等歡喜,得未曾有。若世尊各見授記,如餘大弟子者,不亦快乎!」佛知此等心之所念,告摩訶迦葉:「是千二百阿羅漢,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於此眾中,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,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,然後得成為佛,號曰[5]普明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其五百阿羅漢:優樓頻螺迦葉、伽耶迦葉、那提迦葉、迦留陀夷、優陀夷、阿㝹樓馱、離婆多、劫賓那、薄拘羅、周陀、莎伽陀等,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盡同一號,名曰普明。」」[3]
[1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4〈8 五百弟子受記品〉(CBETA 2024.R2, T09, no. 262, p. 27b17-26)
[2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4〈8 五百弟子受記品〉(CBETA 2024.R2, T09, no. 262, p. 27b26-c11)
[3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4〈8 五百弟子受記品〉(CBETA 2024.R2, T09, no. 262, pp. 27c11-28c6)[7] 法明 Dharmaprabhāsa. [1] 寶明 Ratnāvabhāsa. [2] 善淨 Suviśuddha. [5] 普明 Samantaprabhāsa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