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智者大師的止觀教學為晚年思想,早期以「禪」爲主,之後才專精以「止觀」代「禪」。《摩訶止觀》為最重要的天台止觀學論書,於594年講於荆州玉泉寺,内容分爲「五略十廣」的次序:
壹、五略:發大心、修大行、感大果、裂大網、歸大處。
一、發大心:强調初發心時,必須闡明邪正。
二、修大行:是攝盡四種三昧的一切法。
三、感大果、裂大網、歸大處:因實踐修大行,才能證大果。
貳、十廣:大意、釋名、體相、攝法、偏圓、方便、正修、果報、起敎、旨歸等。
一、 大意:卽明於五略之中。
二、 釋名:詳述止觀的含義,分爲相待、絕待、會異、通三德共四種,以顯示止觀的廣大。
三、 體相:分爲敎相、眼智、境界、得失。
四、 攝法:止觀之體廣泛攝持一切法,卽事理、解行、因果、自他。
五、 偏圓:雖然攝盡一切法,但是法再分爲大小、半滿、偏圓、漸頓、權實等幾種。
六、 方便:在實踐門中,首先必具的條件是二十五方便法。
七、 正修:具種種方便才能證入正修的圓觀,本章是大師在天台華頂峯的妙證境界,爲當時及未來的學習禪學者們實踐之依據。
八、 第八的果報、第九的起教、第十的旨歸,此三者,唯列章目而無解釋,其理由自古以來,有兩種不同的說法:
(一) 歷史觀點:智者大師於594年在荆州玉泉寺結夏安居中,講至第七正修的諸見境時,因安居期滿而停講而結束。
(二) 修行觀點:後三者的諦義,不關行者們修持時期的需要,認爲是證道以後,自然而然會知道的境界,故不須講及,包括十境中第七的慢境、二乘境、菩薩境等,以及後三者。
另外,略述其中最受重視的「四種三昧」、「十乘觀法」、「世界觀」:
一、四種三昧
(一)常坐三昧:或云「一行三昧」,梵語Ekavyūha-Samadhi,依據《文殊問般若經》等所立,以九十天爲一期限,專意坐禪,口念一佛號,觀照諦審中道法界之理,證三諦三觀妙境爲旨趣。
(二)常行三昧:或云「般舟三昧」,梵語pratyutpanna-buddha-Sammukhayasthita-Samadhi,譯爲「佛立」,為從佛的威力、正定力,以及行者本身功德力的感召,於定中能得諸佛降臨行者前,爲之灌頂,消滅罪業。依《般舟三昧經》所立,以九十天爲期,精進旋繞行道,步步宣稱無量壽佛的名號,專意於佛陀的三十二相,以修空、假、中三觀爲旨趣,此三昧成就時,十方諸佛即現於空中。
(三)半行半坐三昧,分爲兩種:
1. 方等三昧:以《大方等陀羅尼經》爲依據,一期以七天爲限,期滿還可以繼續七天爲一期,連續不斷的修持。以念咒爲旨要,且每日沐浴三次,著淨潔衣,端坐持誦〈大秘要遮惡持善眞言〉,能得到三寶的護持而速得消滅魔障。
2. 法華三昧:梵語Saddharma-pundarika-Samādhi,以一期為三個七共二十一天的行道誦經,諦觀中道實相。[1]
(四)非行非坐三昧:不分身儀、不限定期限的長短,也不論行坐臥的規定,即是以平常的生活行爲安然就是三昧。以注重意識心思,無時無刻的互照心源,俾能統攝三學爲旨趣。但除非上根上智者,怕有墮落偏邪的危險,是以智者大師強調行者如無自信者,還是依前三種法修持,比較妥當。
二、十乘觀法
《摩訶止觀》的中心思想,是以心爲對象的「十乘觀法」爲根本,卽:觀不思議境、起慈悲心、巧安止觀、破法徧、識通塞、修道品、對治助開、知次位、能安忍、無法愛等。
(一)觀不思議境:因一念思想具三千諸法的超越思議分别,才稱爲不思議,其境所含的十種境界為「陰界入境、煩惱境、病患境、業相境、魔事境、禪定境、諸見境、增上慢境、二乘境、菩薩境」,皆是十乘觀法中的境界,觀一陰境即能呈現其他的九境。
(二)起慈悲心:或云「眞正發菩提心」。未得證悟反而容易起懈怠心,故必悲愍觀察「心佛衆生,無差别體」,發心精進,上求下化,生起「無作四弘誓願」,。
(三)巧安止觀:或云「善巧安心」。能將心安住於法性之理而修止觀,依賴止觀明靜的實踐,能使無明不生起故稱。
(四)破法徧:觀行未成熟是尚未離執的緣故,依一心三觀,作破三惑情執的功用,以融照中道與空假二邊的一致,爲迅速趨入於無生之理的妙趣。
(五)識通塞:或云「知得失」。在破法徧中,仍未悟入無生之理,則必須檢討其得失,時時獲得護持眞如心於六度正軌,以能契合實相觀智爲目的。
(六)修道品:或云「道品調適」。即將三十七道品一一調適,[2]如能契合於自己的實踐,那就應卽採納,俾其速證道果。
(七)對治助開:在實踐行持中,如生起障道,必須藉助道的事行,如以六度對治六蔽等,增加資糧以能開顯正觀。
(八)知次位:能防患着「未得認爲已得;未證認爲已證」的劣性增上慢。
(九)能安忍:在順逆同時而來的環境中,能安然不動。
(十)無法愛:或云「離法愛」,俾能離去住著。如能破法愛,就能契入中道,得自然而然的流入「薩婆若(清淨)海」,妙證無生忍的安樂。
《摩訶止觀》能流傳至現在,當歸功於章安灌頂(561-632)大師。而《輔行傳弘決》是荊溪湛然大師依《摩訶止觀》而述,可以說是其一生當中最費心血,還也是最具權威的一部。
所謂署名《輔行傳弘決》,乃針對《摩訶止觀》,恐後人難於把握其理論的深奧,故以「輔」翼止觀妙「行」的一代教旨;顯明敎行相資的「傳弘」;更以諮「決」疑網、審理要「決」爲旨趣而標題。
《輔行傳弘決》闡明止觀所含的奧義,藉問答方式的示明決疑,或引類例而決擇,如遇廣汎的文義,即攝於正義而釋通,盡歸觀門的極致爲旨趣,並強調天台理論門的特色。更對於顯揚彌陀觀,或唯識、唯心,事理二觀,戒體論,及『大論』的十戒觀念,觀心持戒說,性惡論等,攝持重要教義的網羅,可以說似實踐門「百科全書」,為欲深入天台實踐門者的必研之書。
而明.傳燈(1554 - 1627)大師的科判,能輔助研究者見科目,就能了解其段中的內容,也是極其重要。
慧嶽老和尚槪說
世界愈趨於繁榮,人類的「文明病」(腦神經衰弱症)也就隨環境的渲染而增加深重!因今日的人們,處身於現時代的科學、工商社會,必須時時運用高度的智能,配合於體能才能維持,但爲着滿足物質慾,却不顧一切的去追求,致使心理受生理的不堪負擔之影響,遂患身心變質而不平衡的所謂「文明病」!換言說:在不知不覺中,腦神經系統的機能受損,無形中趣於惡化衰老,容易遭受發狂症,或怪病夭折的悲慘下場,這確是無可避免的事實!然欲改善身心的健康,冀能生活的愉快長壽,却非尋求身心的安定不可!所謂身心的「安定劑」,就是要實踐坐禪的功用。
關於禪的思想,乃西紀六世紀頃,由印度菩提達摩禪師傳入中國來,成爲中國佛教的一宗~禪宗。禪宗是專以鍛鍊精神集中,且以正身端坐,依自心的體驗發揮理智的證悟爲旨趣!但一般的禪者們,却是過於注重自心體驗,强調以「不立文字」「教外別傳」爲號召,遂輕視律制、經教的傾向,導致養成晦昧不明的暗證禪師者不少!換言之:唯以日夜不休的端坐,雖得身心泰然的愉快安定,却不能了悟所證的階段,容易變爲增上慢(患未得認為已得;未證認為已證)狂妄自大的暗證禪師,這已患無法自拔的危險!尤其只證初禪的境界,就認爲已證出世大襌,如是錯誤,致使無法眞正獲得解脫自在的了脫生死!尙且一不小心就墮所謂「野狐禪」「邪偽禪」之類的弊害!這早就被天台智者(五三八~五九七)大師道破,爲樹立禪學於正道,遂將深奧的禪理語體化,組織整然的體系,成爲天台教學中的實踐門——止觀學的特殊法門。
智者大師的止觀教學,乃屬其晚年的思想,因他尚未進入天台山之前,即在金陵的八年間(五六九~五七五),都是以「禪」爲主體的傳統講說及著述,如『禪門口訣』『禪門修證(釋禪波羅密)』『六妙門』『修禪要略』等,但從天台再度至金陵時,却脫離於傳統,專精以「止觀」代「禪」而顯揚實踐法的特質!然有關天台止觀學的論書,雖具多種,但其最肝要的當推『摩訶止觀』十卷。
所謂「止觀」,在印度稱謂Śamatha(止・奢摩他)Vipaśanä(觀・毗鉢舍那),多散見於諸『阿含經』中,尤其『瑜伽師地論』『攝大乘論』,更將「止觀」兩字成爲最被重視的術語,但在『般若經』類中却很少用?然出身受學屬「般若中觀論系」的智者大師,其晚年却超然的專以「止觀」爲主體的顯揚實踐修證法,也許是受「攝論宗」「地論宗」,或『成實論』的影響?認爲止觀的含義殊勝於禪,故就以「止觀」攝盡實踐修證法,作爲樹立天台實踐門的特色。
1.『摩訶止觀』的概要
『摩訶止觀』是智者大師,於隋開皇十四年(五九四),講於荆州玉泉寺,其内容分爲「五略十廣」的次序而宣說的。所謂「五略」:卽發大心、修大行、感大果、裂大網、歸大處。
首先說到「發大心」,那是强調初發心時,如若心不純正,則無法進至寶城,故必須闡明邪正,然後斥十種非心,以顯說「四諦」、「四弘」、「六即」等。其次的修大行是:攝盡四種三昧的一切法。「感大果、裂大網、歸大處」,是因實踐修大行的感召,才能證大果,換言之:卽由破除自他的疑網,始能進入涅槃的寶城,得安然的自在。
至於「十廣」是:大意、釋名、體相、攝法、偏圓、方便、正修、果報、起敎、旨歸等。
第一、大意,卽明於五略之中。
第二、釋名,乃詳述止觀的含義,分爲「相待」「絕待」「會異」「通三德」的四種,以顯示止觀的廣大。
第三、體相,分爲敎相、眼智、境界、得失。
第四、攝法,是在前章所明止觀之體,廣泛攝持一切法,卽事理、解行、因果、自他等網羅一切的顯示。
第五、偏圓,是第四攝法的加以補述,因爲雖然攝盡一切法,但是法自有偏圓,故必須再檢討,而分爲「大小」「半滿」「偏圓」「漸頓」「權實」等幾種。
第六、方便,是擇取「大」「滿」「圓」「頓」「權」爲進入正觀的途徑,但在實踐門中,首先必具的條件是二十五方便法的闡述。
第七、正修,是前所述的種種方便,然後才能證入正修的圓觀,故『摩訶止觀』的眞面目,也就盡攝於此。換句話說:前五章是以敎相說明止觀,第六的方便,即以實踐觀法的方便爲前提,至第七正修章,正是大師在天台華頂峯,作頭陀苦行的妙證境界,爲當時及未來的學習禪學者們,盡其心血所吐露的微妙法門,成爲空前絕後,禪學實踐門的依據。
關於第八的果報、第九的起教、第十的旨歸三者,唯列章目而無解釋,其理由何在?自古以來,卽有兩種不同的說法,一是:智者大師,於西紀五九四年,在荆州玉泉寺,結夏安居中所說,講至第七正修的諸見境時,適以結夏安居的期間既到而停講,故後之三者,無法講完而結束,此乃根據歷史的觀點而下定論的。另一是:後三者的諦義,不關行者們修持時期的需要,故罷講,認爲證道以後,自然而然會知道的境界,故不須講及!這是從十境中第七的慢境、二乘境、菩薩境等,以及後三者,整然沒有敍述的原因爲着眼點而論述的。筆者認爲此兩種看法,都甚具道理。
綜上所述,『摩訶止觀』五略、十廣的組織,其結構的廣大圓滿,教觀雙資的完備,使人驚歎不已!玆將其組織,圖示於次:
茲將其中最受重視的「四種三昧」、「十乘觀法」、「世界觀」略述於次:
(A)四種三昧
所謂「四種三昧」,是常坐三昧、常行三昧、半行半坐三昧、非行非坐三昧。首先是:
1常坐三昧 或云「一行三昧」是梵語Ekavyūha-Samadhi的譯語,這是依據『文殊問般若經』等所立,以九十天爲一期限,而專意坐禪,口念一佛號,心意集中觀照諦審中道法界之理,克期了遠迷悟不二,凡聖一如的境界,這是智者大師以按期取證的方法,應實踐眞如觀,對照自心,證三諦三觀妙境爲旨趣。
2常行三昧 或云「般舟三昧」,是梵語pratyutpanna-buddha-Sammukhayasthita-Samadhi的略語,譯爲「佛立」,是說:從佛的威力、正定力,以及行者本身功德力的感召,速於定中,能得諸佛降臨行者前,爲之灌頂,消滅罪業。這是依『般舟三昧經』所立的。仍是以九十天爲期,精進旋繞行道,步步宣稱無量壽佛的名號,專意於佛陀的三十二相,以修空、假、中三觀爲旨趣。如果此三昧成就時,十方諸佛,即現於空中。這與上段的常坐三昧法,卽站在相反的立場,屬唯觀無量壽佛的佛陀之念佛觀。這種觀法,在印度也曾盛極一時,我國廬山慧遠(三三四~四一六)大師,就是依此「般舟三昧法」而創立蓮社的。智者大師爲不善常坐的行者們,必須依常行的實踐法,才能深入妙諦,故特爲之攝納於『摩訶止觀』之中。
3半行半坐三昧 分爲(一)方等三昧(二)法華三昧的兩種。方等三昧是以『大方等陀羅尼經』爲依據所立的修法,一期以七天爲限,期滿,還可以繼續七天爲一期連續不斷的修持。方法是:在修持的七天當中,必須素食,且每日沐浴三次,著淨潔衣,端坐如佛像的靜坐,宣稱:「大秘要遮惡持善眞言」的專志持誦思惟,因秘要眞言是中道正空理,故誦它念它,就能得到三寶的護持,便能速得消滅魔障等。前段之「常行」,是以念佛爲對象,但「方等三昧」是以念咒爲旨要。
(二)法華三昧,是梵語Saddharma-pundarika-Samādhi的譯語,以三個七、二十一天爲一期的嚴肅行道誦經,且心必諦觀中道實相行門。這「法華三昧」的名詞,乃出於『法華經』之『妙音菩薩品』與『妙莊嚴本事品』。修持法:是由南岳慧思(五一五~五七七)大師開始,其著『法華安樂行義』(大正四六~六九七C)說「法華經者,大乘頓覺,無師自悟,疾成佛道,一切世間,難信法門。」所以智者大師强調,凡是新學菩薩們,如欲速成佛道,即須以持戒、忍辱、精進修習禪定,專志學習「法華三昧」爲經緯。
關於「法華三昧」修持法,雖智者大師圓寂後的天台敎團,也特别的受重視,故唐朝湛然(七一一~七八二)大師,更作『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輔助儀』加以弘揚。降至趙宋時代,由於天台宗的復興,而「法華三昧」也跟着恢復起來,如四明知禮(九六○~一○二八)大師,其一生中,即以修持「法華三昧」爲常課。更在『大藏經史傳部』的記載裡: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的朝代中,專以「法華三昧」爲畢生的修持者頗不少!
4非行非坐三昧 是不分身儀的如何,更不必限定期限的長短,也不論行坐臥的規定,即是以平常的生活行爲安然就是三昧。這是以注重意識心思,無時無刻的互照心源,俾能統攝三學爲旨趣。
綜上所述,四種三昧中,前三種,必具有嚴格規定的方法設施,唯後的「非行非坐」,即不必規定,專依仗自己的智慧力,觀察自心不墮於不軌而努力實踐爲原則,這由表面看來,似乎比前三種容易修持,可是由於過份的方便,除非上根上智者,怕有墮落偏邪的危險,是以智者大師才強調行者們,如無自信者,還是依前三種法修持,比較妥當。行者,當各自慎重!
又在實踐修習止觀坐禪,還必具五種(食、眠、身、息、心)輔助條件的調和,始能易於深入三昧定。人之身體雖是幻軀,但必須依之修行,方能證道,解脫生死,故在靜坐之前,不能食得過飽,如貪食過飽,則氣上昇,百脈因之不能暢通,且容易被睡魔乘機擾攪,更會成爲懈怠而廢棄精進。但也不能過於減食飢餓,卽身軀會瘦弱,精神受損,致使意志不能集中,則無法專心修習止觀。因此,過飽、減食,都是障礙修道的條件。
其次是:睡眠也要調節好,否則精神迷惑,無法認清邪正,故調伏睡眠,也不能放鬆的重要。
再次的是:實踐修習靜坐時,必須預先調適身體的所宜,然後才將左脚放置於右脚之上,復將右脚再磐於左腿之上,更把雙肩的力氣放下,以雙手重累相對,然後整然挺動其胸腹,開口吐出濁氣,閉口由鼻而納入清氣於丹田,不讓身體彎曲,必須挺直,不將頭低垂,或過於仰高,舌尖向上齶而閉眼三分,以防外色的干擾,且奠置身體如石柱,才不會致病,故智者大師才強調凡欲修習實踐止觀者,祈勿忽略!
又靜坐時,還有很重要的是呼吸問題,呼吸必須綿綿的若存若亡,且資助精神安穩爲原則,心卽專注於一境的不雜念,否則易傷心臟,故智者大師指導行者們說(大正四六~四六六A):「一者下著安心,二者寬放身體,三者想氣,徧毛孔出入,通同無障,若細其心,令息微微然!息調則衆患不生,其心易定。」
上述是智者大師針對爲深入三昧,方便導引的準備條件所說,故其實際之『摩訶止觀』的中心思想,仍是以心爲對象的「十乘觀法」爲根本觀念。
(B)十乘觀法
所謂十乘觀法,卽觀不思議境、起慈悲心、巧安止觀、破法徧、識通塞、修道品、對治助開、知次位、能安忍、無法愛等。
(一)觀不思議境
因人們的一念思想當中,具三千諸法的超越思議分别,才稱爲不思議的。且其境所含的十種境界,卽:陰界入境、煩惱境、病患境、業相境、魔事境、禪定境、諸見境、增上慢境、二乘境、菩薩境等。兹略述於次:
1.「陰界入境」:「陰」是指色受想行識的五陰,「界」是十八界,「入」是十二入。但現在唯取五陰,更在五陰中,只取識陰,再於識陰中,獨採無記的第六意識爲所觀之境,智者大師這種選擇,是在根、塵、識的陰界入中,特選其中之捷徑爲對象。因爲凡夫的日常生活,處處都不離五陰的重擔,故將眼前所緣而生起的前五識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),當爲妥善的納入觀境作對象,卽就能深入圓融無礙的觀智!換言之,十境中的陰境,乃屬凡夫的根本正報,其他的九種,係隨之所生起的餘報。
2.「煩惱境」:是從久遠劫來所積聚的業惑,若於靜坐時顯現,卽必遂陰境而放棄,集中精神來諦觀中道,不讓煩惱隨便延續。
3.「病患境」:是在實踐坐中,若生起病來,必須至速觀察病源而對治。
4.「業相境」:是指行者們,雖無病患,但還留有過去世所積聚來的善惡業,如在靜坐中影現,卽善不必喜,惡也不怖,專仗觀察力用,更加精進成就一心不亂,則業相自然消滅。
5.「魔事境」:在實踐修持,未破惑業當中,容易惹惱天魔等的不安,因之他們會集中力量來妨害行者的進道,故在實踐坐禪中,必須具備降伏魔境。治魔之法有三,即:1是善觀而呵棄;2是從始至終,善能諦觀身心皆不可得,使魔無法侵入;3是雖用觀法,而魔仍不離去之際,必須强制抵抗,或以死的堅志,作統一身心的精進。
一般所謂的天魔,是指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及其眷屬,但依現代的學說,絕不允許有魔王的存在!然所謂「魔」,卽指在靜坐中,所影現的種種幻覺、異覺狀態等不如意爲魔(Maia),正譯爲障礙(參照:『望月佛教大辭典』(5)~四七二○A~C)。
6.「禪定境」:在禪定中,雖無魔事,但尚未達到理想,是因過去的薰習,致依現行的行持力配合,喜好躭着於禪味定縛所弊,欲其迅速的脫離,即必須依深禪定的力用爲旨趣。
7.「諸見境」:種種的邪見,很容易由禪定,或依聽聞而發生!因心靜卽觀明朗,易於通達妙悟;或聽聞諸法就能曉悟。但另一方面:過於聰辯,還更容易落邪見,故必須依觀行而斷障,俾速趨入正道爲目的。
8.「增上慢境」:或云:慢境、堆慢境。如能降伏諸見,就能即時息止妄執,但未獲證眞道之者,認爲降伏諸見,就是已證涅槃,卽易生起憍慢,且遂廢棄精進,致使退道,故行者們,對於慢境,必須特別注意!因歷代的修習禪定者,爲無法破除「增上慢」的緣故而墮落者不少!
9.「二乘境」:能棄除慢心,卽過去世所習的一切,由靜心中得能顯現,但容易耽溺於空寂,而失去進趨大乘寶所的機會!故智者大師才強調不得墮於二乘,必須以努力向上爲旨趣。
10.「菩薩境」:雖因根機得能息止見慢,且獲呈現藏教等菩薩界的心境,但彼等都非寶所的大器,必須修持圓頓觀,才能到達寶所(無餘涅槃),故雖是菩薩(權教菩薩),還是須要善能觀察心境,才不會墮滯於障礙的境界。
上述十境,一一皆是十乘觀法中的境界,因觀一陰境,即能呈現其他的九境。換言之:一念是能所相輔相成的生起,聚成爲十境,但九境却是互發不定,如若生起,必依十乘觀法爲修持,使其不生,如獲不生起時,就可息止而免除觀行。總之,陰境乃時常不停的顯現,故行者們,不必管於生起的影現,唯依嚴持諦觀,令其純淨爲上乘要訣。
再說:稱爲不思議,卽指「妙境」和「妙智」的相望,觀是針對能觀的妙智。所謂陰境與妙境,決非别體,由迷情所見,即屬陰境,如能以觀智所照,即成妙境。且同一物,有時是陰境,或由妙境而演變,但這却是由後來的觀察力用才能知道,也屬爲方便的判斷而已。然不思議的含義,具有「性德」、「修德」、「化他」等三義:
1性德不思議境 是指修觀的行者們,能觀照本具的諦理,認明一念心的當體,本具三千法,則一念卽三千,三千卽一念的理性本具的觀法,謂性德境。
2修德不思議境 行者們,在觀察性德境時,如生起四性之計,必須迅速觀照,脫離四計,而恢復本具的三千。四計是:自生計、他生計、共生計、離生計。
A自生計:是指自然生起法性理體的三千法。
B他生計:是認爲三千法,由無明所生。
C共生計:是認爲三千法,是法性與無明的自他共生。
D離生計:是認爲三千法,即離法性與無明所生的想法。故在四計中,如生起一計,卽是障礙三千實相的妙境,是以行者們,必須脫棄四計(自、他、共、離),始能契合不思議境,謂修德境。
3化他不思議境 觀行者們,自己在實踐行持中,脫離四性計,且能及於化他,仍不忘推檢三千諸法,令其不偏,俾能順應衆生的根機,謂化他不思議境。
(二)起慈悲心
起慈悲心,或云「眞正發菩提心」。如已諦觀不思議境,尚未得證悟的行者們,却反而容易起懈怠心,故必自悲愍觀察:「心佛衆生,無差别體」,因迷才會受種種苦,是以須發心精進,上求下化,才是眞的發菩提心。這是依據:法體是任運相資的同體性,不離三千的妙境,且能修而離修的理念,生起「無作四弘誓願」,悲愍自己無始劫來之迷,更能悲憐他人的現昧!這種慈悲觀念,卽依修觀而達成;由發心而至於妙境。
(三)巧安止觀
巧安止觀,或云「善巧安心」。是指向能以法性自安其心,就能將心安住於法性之理而修止觀,且以巧妙的方便法,將被無明所迷的心,依寂照德用得安住於法性的殊勝法。換言之:依據前述三千妙理爲體,深得常恆寂然爲定,更以寂而常照爲慧,即定就是止,慧就是觀,則止是離爭執而安住於德;觀是將心常照於理的妙諦。
再說:在法性中,因迷惑而起無明業,故必須對無明的不生起爲要徑!但是,要如何才能使無明不生起?那就要依賴止觀明靜的實踐,始能安住眞心於寂然,故稱爲善巧安心。
(四)破法徧
實踐止觀,方能獲安心,雖是定理,但觀行未成熟的行者們,卽是尚未離執的緣故,是以必依融照一切的智慧,善能隔别情執,遣盡一切妄執,是爲破法徧。換言之:即依一心三觀,作破三惑情執的功用,以融照中道與空假二邊的一致,爲迅速趨入於無生之理的妙趣。
(五)識通塞
識通塞,或云「知得失」。「識」是分别了知之謂,適合於理曰「通」,不適合於理謂「塞」。換言之:稱理至菩提涅槃謂通,墮落生死煩惱謂塞。如行者們,在破法徧中,仍未悟入無生之理,則必須檢討其得失,時時獲得護持眞如心於六度正軌,以能契合實相觀智爲目的。
(六)修道品
修道品,或云「道品調適」。即將三十七道品(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、八聖道)中,一一調適,如能契合於自己的實踐,那就應卽採納,俾其速證道果。但雖是知道法門的通塞,如無法上進道法的行者們,卽屬所修持的法門的不適合,故必須銓擇調停爲俾道業的精進。
(七)對治助開
在實踐行持中,如生起障道,無法開啓圓理時,就必須藉助道的事行來作爲除去事惑,如以六度對治六蔽等,爲資糧的增加開顯正觀而努力。
(八)知次位
修行者們,很容易患着「未得認爲已得;未證認爲已證」的劣性增上慢的通病,也因如是而易失功用,故悉知所證的位次,卽是最重要的綱目。
(九)能安忍
在實踐行持觀法時,必能漸漸成就「弟子五品位」,同時也就能顯彰其功德,故必受大衆的尊敬!但另一方面,也容易被受他人的嫉妬,故在順逆同時而來的環境中,必須安然不動,以冀速得由「弟子五品位」策進趨入「六根清淨位」爲旨歸。
(十)無法愛
無法愛,或云「離法愛」,卽菩薩執住於十信相似位爲法愛。俾能離去住著,以進入「初位眞實」爲目的。如堅執於十信相似位——六根清淨位,雖能獲六根的互用,但過於愛執,即屬頂墮之險,故必須修持離愛而進入「十住分眞卽位」。
如能破法愛,就能契入中道,得自然而然的流入「薩婆若(清淨)海」,妙證無生忍的安樂。換言之:如能修證到「初住」,卽不待指導就自然能進修至無生忍的境界法。
上述十乘觀法中,前七項是正道的理觀,第八項以下是助道的事行。且其最重要的目標,還是以入「初住」的實踐觀行法爲旨歸,若能晉入「初住」,然後,自然而然就能至寶所。故可以說:十乘觀法的中心思想,乃是屬進修「初住」實踐薰修的妙法。
(C)世界觀
智者大師在『法華玄義』中,只說「百界千如」,然至講『摩訶止觀』觀不思議境時,就擴大其思想體系,顯現「一念三千」說的最高理論!卽由我們日常生活的語言、動作、思想的一舉一動中,具足三千種的世間(百界千如,乘三世間,成為三千世界),但這種論調,絕不是離現實的空想,乃針對人心的念念不斷的思惟,稱爲諸法,這諸法的一一,仍俱一切法,即「心法」「佛法」「衆生法」的三法同格的互通,配合於三種世間的闡明三千實相爲原理。
所謂三種世間是「五陰、衆生、住處」。五陰是由人之宿業的所感,現以依正二報的五陰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爲元素。衆生世間乃以五陰所成,其所受的正報衆生,由業惑(業—直接、或—間接)導之「生有」的延續,且從迷悟種種相的差别而顯明十界的相成。住處世間,或云:器世間、國土世間,即指衆生所居住的大地,屬依報。
上述三種世間,智者大師以特殊的見解,論述各具十如是,且對於實踐修道體驗,成立三千諸法,詮顯一念心的當體,一色一香無非中道,由思惟觀煉薰修,能成就「法身」「般若」「解脫」的三德秘藏。智者大師更將三千的構造,分以「理具」「事造」,但其實際却是同一法,因爲俾容易了解的方便而假立名稱而已。如針對諸法本體,就成「理具」,若以隨緣現前的諸法論之,即屬「事造」,其實,事卽理,理卽事,心物不二的「一如」現象爲特色。故一念三千卽具空、假、中的三諦理,至爲能造、所造;互爲能具、所具,成爲首尾一貫的不可思議性具理論爲極致。
由此可知,智者大師的晚年,乃超越傳統思想,妙得大乘菩薩的大悲、中道的實踐觀行,强調一念爲根據,展開一念具十法界、百界千如的三千世間的妙觀。換言之:謂由餓鬼至佛陀,其一念的所含,森羅萬象,皆具實相的本體,故智者大師才以有形的「世間智」,導致趨入超越世間的「無分别智」——般若智爲現前境,以離「有執雜染境」,作爲淨化世間的目的!這可顯明的看出智者大師的偉大,以及其用心良苦的精神。
2.章安大師的功績
關於『摩訶止觀』得流傳,當歸功於章安灌頂(五六一~六三二)大師,因智者大師的教學方式,乃相承佛陀的注重宣講,很少親自執筆著述,故天台敎學的原始典籍,能流傳至現在,則專賴章大師集大成的功績。是以『佛祖統紀』讚說(大正四九~一八七B):
「以一遍記之才筆,爲論疏垂之將來,殆與慶喜(阿難尊者)結集同功而比德也。微章安,吾恐智者之道,將絕聞於今日矣!」
『佛祖統紀』的著者志磐法師,稱讚章大師,同功昔日的阿難尊者,誠是不過份的!
本來,「止觀」具有三種本,其第一的筆記整理本二十卷;第二修正本十卷,都同名『圓頓止觀』,第三是現行流通的精治本十卷。然自第一本至現行流通本,始終經過幾十寒暑才告成,因第一本乃於開皇十七年(五九七)秋,整理所成的底本,曾呈上於智者大師過目,第二本卽於大業元年(六○五)以後修訂,第三本、卽從大業三年(六○七)至唐貞觀六年(六三二)間,修訂而再修訂,竟成現行的完整本。由此可知,章大師費盡心血幾十年的功夫,爲『摩訶止觀』的精治而用心!這在天台教學史上,章大師是不可抹滅的大功臣。
3.『輔行傳弘決』的概要
天台宗,自從章安大師圓寂後,一直沒落於衰微,可以說是唯維持慧脈的狀態而已!降至中唐,湛然(七一一~七八二)大師出世,再中興起來,卽湛大師發揮智者、章安兩大師的思想,內爲台宗教義的振興;外抗南北諸宗,而樹立台宗的風格,所以得後人尊稱爲天臺中興祖師——六祖(如由龍樹大士算起即屬第九祖)荊溪大師、妙樂大師、圓通尊者。
湛大師的著作極豐富,但對『摩訶止觀』屬實踐門的最高妙行法,故其註『摩訶止觀』而述『輔行傳弘決』的過程,即從天寶十四年(七五五)至永泰元年(七六五)約十一年間,當時且爲避朝廷的召請,場所也遷移好幾個地方,卽:金華、吳郡、臨安、毘陵、浦陽、佛隴等處,始告完成。可以說是湛大師一生當中最費心血,還也是最具權威的一部。
所謂署名『輔行傳弘決』,乃針對『摩訶止觀』是智者大師的慧命;尤其是天台教學的精華,其理論的深奧,範圍的雄大,猶恐後人難於把握,加之初唐時代的天台敎運衰微!又怕生曲解?故特以「輔」翼止觀妙「行」的一代教旨;顯明敎行相資的「傳弘」;更以諮「決」疑網、審理要「決」爲旨趣而標題。
內容是:首先敍述著作的緣由,次顯示宗師有所承,痛斥暗證的妄傳,及糾違背宗義的異端,並防後世的紕繆等十意,换言之:卽示明止觀的妙旨,顯揚祖道於內外,且極致力斥宗内、宗外的異義邪執。尤其特色的是:闡明止觀所含的奧義,藉以問答方式的示明決疑,或引類例而決擇,如遇廣汎的文義,即攝於正義而釋通,盡歸觀門的極致爲旨趣。
另一面:是從止觀的文面到文心、文底、文外所潛幽微難解的含義,巧妙地顯揚祖意,確保天台教義的殊勝,如將一心具三止三觀,貫通於圓融性具,強調天台理論門的特色!換言之:反對異端,主張不擇親疏,依法不依人,且對內的同門,卽立「無漏總中三、立七不可」,對於他派,卽針對華嚴、禪、法相等,都具有嚴厲的彈駁,如對華嚴,卽以無情佛性,擧出十難等等,爲天台教義實踐門的鞏固而努力。
更對於顯揚彌陀觀,或唯識、唯心,事理二觀,戒體論,及『大論』的十戒觀念,觀心持戒說,性惡論等,攝持重要教義的網羅,可以說似實踐門『百科全書』的齊全!故欲深入天台實踐門的同道,乃屬非研究不可的一部。
至於明傳燈(一五五四~一六二七)大師的科判,在研究經典學上,也極重要,即見科目,就能了解其段中的內容,誠是輔助研究者方便不少!
今秋恭逢
智祖大師圓寂一千四百週年,謹將其慧命遺產的『摩訶止觀』及湛然大師之『輔行傳弘決』整理重刊出版,以資紀念!
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四日天台後裔慧嶽恭寫於澹雲精舍
附:智者大師、章安大師、荆溪大師、傳燈大師略傳
1.智者大師略傳
智者大師,俗姓陳,梁武帝大同四年(西杞五三八)誕生於湖南省華容縣,出生之時,光明滿室,具足雙重瞳眼之相,七歲就能諳誦『觀音普門品』等經,被時人稱爲神童。幼名「王道」「光道」,出家的法名智顗(音:宜),字「德安」,後來都稱「智者大師」以示尊重,而且也是隋煬帝所勅封的。
梁承聖三年(五五四),江陵(湖北省)一帶,被西魏軍攻佔,政權便歸於陳霸先之手,國號改爲陳(傳五代,歷三十三年)。梁朝的滅亡,影響了大師一族的沒落,這却使大師悟知「世態變幻無常」!遂於翌年(五五五,大師十八歲時),投禮長沙(湖南省)果願寺,法緒大師出家。然後師事眞諦三藏的大弟子慧曠(五三四~六一三)律師,學習『方等』『攝大乘論』『唯識論』『金光明經』等,並依之受具足戒。後來的大師,對於『金光明經』的講述,或有關唯識思想,攝論宗教學的深度認識,也許是初出家時,受慧曠律師指導之所得!受具足戒不久後的大師,發心登上湖南省衡州南境的大賢山,閉門專修『法華』『無量義』『普賢觀』等經,並實踐方等懺法,獲「勝相」現前,盡得不可思議之奧旨。
陳天嘉元年(五六○)大師二十三歲時,冒著戰亂的危險,行至光州(河南省)大蘇山,投禮慧思(五一五~五七七)襌師,苦練參究,精修普賢道場(法華三昧行),有一天,持誦『法華經』至藥王品(大正九~五三B):「是眞精進,是名眞法供養如來」句,忽然心境朗照,遂證「法華三昧前方便」,這稱爲「大蘇妙悟」。但,大師却不以此開悟爲滿足,朝夕更加努力,繼續承受慧思禪師的鉗鎚,薰修滿七年之久,至陳光大二年(五六八,大師三十歲),始受慧思禪師的咐囑下山,住錫於金陵瓦官寺,大開法筵,將實踐體會出來的妙解佛乘,配合於講說義理,更將其獨得般若妙慧,加之無礙辯才的顯揚,故使當時的江南名匠:法濟、大忍、慧辯法師等,都來親近於座下。
大師是年僅三十歲的青年僧,能在東晉以來,佛教文化最盛的金陵,立足成家,揚名於世,這可以說是於大蘇山,親承慧思禪師嚴厲的薰陶磨煉出來的成果!因爲佛法的精奧本質,屬理智的修持和德行的崇高爲旨歸,絕不是唯以語文和口頭禪等所能體會得到的。
大師住錫金陵的八年(五六八~五七五)間,曾受到舉國上下大衆的皈依,這在弘法方面來說:當然是成功的,但就其自他兩利方面來說,那尙離佛陀度生的本懷還是很遠的!因爲聞法者雖日益增加,但領悟者却日漸減少!這在大師的精神上,受到了說不出的苦悶,如果這樣下去,唯有空費光陰!當時的大師在深思,既然不能利他,復傷自行,徒勞無益,故就堅決不顧朝野上下的挽留,遂於大建七年(五六七)九月間,隱遁於天台山(浙江省),爲徒衆晝間講解佛法,啓發理智的上進,晚間親自領導修習止觀,過着以猿猴爲友,白雲作伴的實踐第二期的苦行生活。
大師於天台山華頂峯,正在靜坐思惟的時候,忽然顯現無數的魔女魔孫,均以迷惑大師的身心爲能事,但他仍然是巍然不動的端坐著,頃刻之間,即就恢復寂靜的大自然境界,這被後世稱爲「華頂妙悟」,乃由「禪定」進趣「定相觀」的證悟境界。
大師經過這番的開悟,思想大有轉變,即由空觀趨入法華圓融的中道!大師在天台山澹泊的渡過十載寒暑,於陳至德三年(五八五)四月,陳叔寶會以七次的詔請,始允再至金陵,於宮中太極殿,講『大智度論』『仁王經』等,並主持「仁王大法會」,同時,皇后、皇太子等均在崇正殿,設千僧大齋會,並皈依大師,誠是盛極一時。
隋文帝開皇十一年(五九一)十一月二十二日,當時的晉王——楊廣,恭迎大師至揚州禪衆寺,同時於揚州總管府內,設千僧大齋會,並請大師傳授菩薩戒,晉王向大衆說:「大師禪慧内融,應奉名爲智者」!大師被譽爲「智者大師」的尊稱,就是從此開始的。
開皇十三年(五九三)春,大師回到故鄉隣近的當陽縣(湖北省),卽靠揚子江岸的沙市,朝北數里的玉泉山,建立一寺——玉泉寺,現存的尙有:毘盧殿、大雄殿、天王殿、東西禪堂、智者大師講經台等。該寺至政府遷台前,還保存有歷史價值的署銘「隋大業八年(六一二)」的鐵鑊一個。天台宗的基本聖典,『法華玄義』、『摩訶止觀』,就是在玉泉寺宣說的。
開皇十五年(五九五)正月,再至揚州講『維摩詰經』,並著『淨名義疏』十卷。十六年秋,回到天台山繼續『淨名疏』的著作。
開皇十七年(五九七)十一月二十四日,對徒衆講完『觀心論』之後,就在石城寺(天台的西門)彌勒聖像前,結跏趺坐安祥圓寂,世壽六十,僧臘四十。
以上是智者大師應化六十年間的概略,玆爲易於參考,列表如下:
1.幼年時代
(出生至十八歲)
梁大同四年(五三八)誕生於湖南省華容縣。
梁紹泰元年(五五五)出家於長沙果願寺。
2.修學時代
(二○~三○歲)
「陳永定元年(五五七)依慧曠律師受戒。並至大蘇山,師事慧思禪師。
陳光大二年(五六八)至金陵。
3.瓦官寺時代—陳大建元年~七年(五六九~五七五)金陵大弘佛法。
(卅一~卅八歲)
4.天台隱棲時代—陳大建七年(五七五)九月至陳至德二年(五八四),在天台山修頭陀行。
(卅八~四七歲)
5.講說三大部時代(四八~五六歲)
「陳至德三年(五八五)四月,再至金陵講『法華文句』等。
隋開皇十三年(五九三)創建玉泉寺,講『法華玄義』、『摩訶止觀』。
6.晚年時代
(五八~六十歲)
隋開皇十五年(五九五)再至揚州講『維摩經』,並著『淨名義疏』
隋開皇十七年(五九七)十一月廿四日圓寂。
參考書:
1.『佛祖統紀』(大正大藏經‧精第四九册~一八○頁~一八七頁)
2.『天台智者大師别傳』(大正藏‧精五○~一九一~一九七)
3.『國清百錄』(大正藏‧精四十六~七九三~八二三)
2.章安大師略傳
章安大師,字灌頂,號法雲。俗姓吳,祖居:常州義興(江蘇省宜興)其祖父時代,遷居臨海。陳天嘉二年(西纪五六一),大師誕生於臨海章安(浙江省臨海縣東南)。幼而喪父,七歲就投禮攝靜寺慧拯禪師出家。
章大師,宿具智慧,一聞不忘,且能日記萬言。年二十(陳宣帝大建十二‧五八○)受具足戒。二十四歲(五八三)詣天台修禪寺,投禮智者大師,隨侍於金陵光宅寺,聽講『法華文句』。
隋開皇十三年(三三歲‧五九三)四月,於荊州玉泉寺,聽『法華玄義』,十四年聽『摩訶止觀』。至於其餘各處,凡智者大師的所講說,悉盡筆記與結集,大小部共有百餘卷。
開皇十七年(三七歲‧五九七)冬,適智者大師圓寂,而接掌國清、玉泉兩大叢林。
隋大業十年(五四歲・六一四)著『大般涅槃經玄義』共三十五卷,經過五年始撰成(因當時際遇隋末兵亂,莱食水齋,水床雪被,辛酸五年)。
章大師的晚年,住錫會稽稱心精舍,宣講『法華經』,時人讚之:「跨朗籠基、超於雲印」(陳・興王寺法朗,齊‧法華山慧基,中興寺僧印,梁‧光宅寺法雲),且嘉祥寺吉藏大師等,也都聚集於座下聽講。由此,章大師對於『法華』的精通,攝衆的威德,及當時的盛況可知(大正五〇——五八四B)。
唐貞觀六年(六三二)八月七日,於國清寺安祥圓寂,壽七十二,法臘五十二。著作共計十部,現存五部。吳越王,請諡總持尊者。乃中國天台第二代祖師(由龍樹祖算起,即第五代,参照大正四九~一八六)。
3.湛然大師略傳
湛然大師,俗姓戚,唐景雲二年(七一一),誕生於晉陵・荊溪(江蘇常州府武進縣)。大師出身儒家子弟,幼少而超然越俗,異於常倫,年十七(開元十五年‧七二七)訪道浙東,遇金華芳岩禪師,授以天台止觀之法。
開元十八年(七三〇‧大師二十歲),投禮左溪玄朗大師門下。天寶七年(七四八・三八歲)始解縫掖,正式出家著僧服,依墨一律師學律。天寶十三年(七五四・四四歲)適玄朗大師圓寂,繼之又遇安祿山的反亂,大師遂携帶『止觀輔行傳弘決』稿,行脚於湖南長沙、衡陽縣,及江蘇吳縣、淮安縣。
天寶至大曆年間(七四二~七七九),雖曾屢次受朝廷的請迎,但都以病却而不赴,大師的超然物外,高風亮節可知!
大師的晚年,住錫於佛隴,爲再修訂『輔行傳弘決』之外,還著『法華玄義釋籖』『止觀搜要記』『法華文句記』等多部。
唐德宗·建中三年(七八二)二月五日,安祥於佛隴圓寂,遺言說:「道無方,性無體,生歟死歟,其旨一貫!吾歸骨此山,報盡今夕,汝等各自勉之!」壽七十二、戒臘三十四。
大師的一生,澹泊名利,盡精力於弘揚天台教觀,非講卽寫,著作具二十餘種之多,現存有十九種,時人讚說:「荆溪不生,則圓義將永沒矣!」故後人尊稱爲中興天台教學的祖師,或稱爲天台六祖(由龍樹祖算起即第九代)荆溪大師、妙樂大師。吳越王,三請諡圓通尊者(參照:大正四九~一八八C)。
4.傳燈大師略傳
傳燈大師,號無盡,俗姓葉,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(一五五四)誕生於浙江省衢州西安縣。幼年投禮進賢寺映庵禪師出家。
萬曆十年(一五八二)親近百松大師學習天台教觀,有一天請啓楞嚴大定之旨,百松大師「瞪目周視,燈卽契入」,百松大師遂以金雲紫袈裟授之。
萬曆十五年(一五八七),卜居天台幽溪高明寺,實踐修持『法華』『大悲』『光明』『彌陀』『楞嚴』等懺,且教授學徒無虛日,並創立天台祖庭。
大師的一生中,著作共計十餘種,並有『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科判』。講席七十餘期,嘗於新昌大佛前,登座說法時,大衆同聞從石室中,如天樂鐃鑠齊鳴,講畢乃寂。
明熹宗七年(一六二七)壽七十五,預知時至,手書「妙法蓮華經」五字,高唱響亮而安祥寂滅。(參照:『新績高僧傳』卷四四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