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本門開近顯遠-正說段-正說-彌勒總申領解
(一) 頌時眾得解
(二) 頌如來分別
(三) 頌瑞表圓益
二、本門開近顯遠-流通段:流通本門開近顯遠的道理,使未來眾生得益
(一) 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:「初品」為五品的「隨喜品」,說明隨喜的殊勝功德以勸流通法華大經
1. 明現在四信:指佛住世時現在說《法華》,有四個階段成就信心的功德
(1) 一念信解
A. 長文
a. 出相貌:顯示當時一念信解的相狀意義
b. 明功德
(a) 總論無量:所得功德不可限量
(b) 格量顯多:比較以顯示功德
1. 舉五度為格量本:舉出六度的前五度,來做比較的樣本
2. 正格信解功德甚多:正比較信解功德,顯示其殊勝點
c. 明位行不退:一念信解的功德,將來得到成佛的階位,且修行不退
B. 偈頌
a. 超頌功德
(a) 超頌格量顯多
1. 頌舉五度為格量本
2. 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
(b) 追頌總論無量:福報如前文所說,無量殊勝
b. 頌位行不退
(a) 明不易信解
(b) 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
c. 追頌相貌
(2) 解其言趣
(3) 聞持供養
(4) 深信觀成
2. 明滅後五品:佛滅後修五品功德者
(二) 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:說明隨喜於果地上得到六根清淨的功德(〈法師品〉說明)
(三) 引信毀福罪證勸流通:〈不輕品〉說明深信法華功德很大,毀謗則罪過很大
三、經文-《妙法蓮華經》卷5〈17 分別功德品〉:「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,偏袒右肩,合掌向佛,而說偈言:「佛說希有法,昔所未曾聞, 世尊有大力,壽命不可量。 無數諸佛子,聞世尊分別, 說得法利者,歡喜充遍身。 或住不退地,或得陀羅尼, 或無礙樂說,萬億旋總持。 或有大千界,微塵數菩薩, 各各皆能轉,不退之法輪。 復有中千界,微塵數菩薩, 各各皆能轉,清淨之法輪。 復有小千界,微塵數菩薩, 餘各八生在,當得成佛道。 復有四三二,如此四天下, 微塵諸菩薩,隨數生成佛。 或一四天下,微塵數菩薩, 餘有一生在,當成一切智。 如是等眾生,聞佛壽長遠, 得無量無漏,清淨之果報。 復有八世界,微塵數眾生, 聞佛說壽命,皆發無上心。 世尊說無量,不可思議法, 多有所饒益,如虛空無邊。雨天曼陀羅、摩訶曼陀羅, 釋梵如恒沙,無數佛土來。 雨栴檀沈水,繽紛而亂墜, 如鳥飛空下,供散於諸佛。 天鼓虛空中,自然出妙聲, 天衣千萬種,旋轉而來下。 眾寶妙香爐,燒無價之香, 自然悉周遍、供養諸世尊。 其大菩薩眾,執七寶幡蓋, 高妙萬億種,次第至梵天。 一一諸佛前,寶幢懸勝幡, 亦以千萬偈、歌詠諸如來。 如是種種事,昔所未曾有, 聞佛壽無量,一切皆歡喜。 佛名聞十方,廣饒益眾生, 一切具善根,以助無上心。」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:「阿逸多!其有眾生,聞佛壽命長遠如是,乃至能生一念信解,所得功德,無有限量。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,行五波羅蜜——檀波羅蜜、尸羅波羅蜜、羼提波羅蜜、毘梨耶波羅蜜、禪波羅蜜——除般若波羅蜜,以是功德比前功德,百分、千分、百千萬億分、不及其一,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。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有如是功德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,無有是處。」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「若人求佛慧,於八十萬億, 那由他劫數,行五波羅蜜。 於是諸劫中,布施供養佛, 及緣覺弟子,并諸菩薩眾。 珍異之飲食、上服與臥具, 栴檀立精舍,以園林莊嚴。 如是等布施,種種皆微妙, 盡此諸劫數,以迴向佛道。 若復持禁戒,清淨無缺漏, 求於無上道,諸佛之所歎。 若復行忍辱,住於調柔地, 設眾惡來加,其心不傾動。 諸有得法者,懷於增上慢, 為此所輕惱,如是亦能忍。 若復懃精進,志念常堅固, 於無量億劫,一心不懈息。 又於無數劫,住於空閑處, 若坐若經行,除睡常攝心。 以是因緣故,能生諸禪定, 八十億萬劫、安住心不亂。 持此一心福,願求無上道, 我得一切智,盡諸禪定際。 是人於百千,萬億劫數中, 行此諸功德,如上之所說。 有善男女等,聞我說壽命, 乃至一念信,其福過於彼。 若人悉無有,一切諸疑悔, 深心須臾信,其福為如此。」[1]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