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

燉煌.三藏護法師



三藏曇摩羅察,此云法護,月支國人。八歲離俗,凡是經書,過目成誦,日記萬言。西游諸國,通三十六種語言書詁訓音,久居燉煌,時號燉煌菩薩。


自西晉武帝時,賚梵夾到洛陽,[1]既而博覽五經史傳。至永康中,於長安青門外大寺中,譯正法華經一部十卷,仍為四眾敷講。又翻餘經,共一百五十四部,咸奉敕流通。


時隱居深山,山有清泉,澡漱給用。一日樵人觸穢,忽爾枯涸,護(法護法師)嘆曰:人之無德,遂使清泉輟流,既乏所須,吾當去矣!言訖,清泉復涌。支遁贊曰:[2]護公證寂,道德淵美,微吟穹谷,枯泉漱水。邈以護公,天挺弘懿,濯足流沙,傾拔玄致。(梁高僧傳)[3]


[1] 賚:賜予,給予。
[2] 支遁:(314366)東晉學僧。陳留(河南開封)人,或謂河東林慮(河南彰德)人,俗姓關。字道林,後從師改姓,世稱支道人、支道林。家世事佛,早悟無常之理,隱於會稽之餘杭山中,專研道行般若經等般若系之經典,二十五歲出家,後遊京師建康,每至講肆,善標宗會,頗為名士所激賞。時尚老莊,師每與當世倜儻之流王濛、孫綽、許洵、殷浩、謝安、王羲之等暢談莊子,言說數千,才藻驚絕,為時人所歎服。師形貌醜異,而玄談妙美,養馬放鶴,優遊山林,又善草隸,文翰冠世。後於吳地創建支山寺,因之又號支硎。未久應王羲之之請,至吳興,初止靈嘉寺,復於剡山建立精舍,僧眾百餘。又遷至石城山,創立棲光寺,木食澗飲,遊心禪苑,注解安般、四禪等經,追躡馬鳴、龍樹之旨。晚年復出山陰,宣講維摩經。又於隆和元年(362),蒙哀帝召請,居於京師東安寺,宣講道行般若經,三年後上書請辭。太和元年四月示寂於餘姚塢山,享年五十三。遺有即色遊玄論、聖不辯知論、道行旨歸、學道誡等行世。所創般若學即色義,主張「即色本空」思想,為般若學六家七宗之一。〔廣弘明集卷三十、梁高僧傳卷四、釋氏稽古略卷二、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論目錄、佛祖統紀卷三十六〕佛光電子大辭典:p1419
[3] 法華經顯應錄》卷上,CBETAX78no. 1540p. 25c01-c12

《法華經顯應錄》卍續藏經 史傳部 第七十八冊 No. 1540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