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

九祖台宗記主荊溪湛然大師



九祖台宗記主荊溪湛然大師
南宋沙門士衡編

《天台九祖傳》 

九祖荊溪尊者,諱湛然,姓戚氏,世居晉陵之荊溪,則常州人也。家本業儒,師獨有拔俗之志,童[1][2]焉異於常倫。
年二十餘,受經於左溪左溪與之言大駭,異日左溪謂曰:「汝何夢乎?」對曰:「疇昔之夜,夢披僧服掖二輪,游大河之中。」左溪曰:「噫!汝當以止觀二法,度群生於生死淵乎!」乃授以本師所弘之法。

師德宇凝粹,神鋒爽拔,其密識深行,沖氣慧用,方寸之間,合於天倪,至是始以處士傳道,學者悅隨,如群流趣於大川也。

天寶初年,解逢掖而登僧籍,遂往越州曇一律師法集,廣尋持犯開制之律范焉。
復於吳郡開元寺,敷行止觀,無何左溪捐代挈密藏,獨運於東南,謂門人曰:「道之難行也,我知之矣,古先至人,靜以觀其本,動以應乎物,二俱不住,乃蹈於大方,今之人或盪於空,或膠於有,自病病他,道用不振,將欲取正,舍予誰歸。」於是大啟上法,旁羅萬行,盡攝諸相,入於無間,即文字以達觀,導語默以還源,乃廣祖師所傳章句,凡十數萬言。
心度諸禪,身不逾矩,三學俱熾,群疑日潰,求珠問影之類,稍見罔象之功,行止觀之盛始師之力也。
天寶末大曆初,詔書連征,辭疾不就,當大兵大飢之際,揭厲法流,學徒愈繁,瞻望堂室,以為依怙,然慈以接之守之,大布而衣,一床而居,以身誨人,耆艾不息。

建中三年二月五日,示疾佛隴道場,顧語學徒曰:「道無方,性無體,生歟死歟,其旨一貫,吾歸骨此山,報盡今夕,要與汝輩談道而訣。夫一念無相,謂之空;無法不備,謂之假;不一不異,謂之中。在凡為三因,在聖為三德,爇炷則初后同相,涉海則淺深異流,善利利人,在此而已,爾其志之。言訖,隱几泊[3]如而化,春秋七十有二,法臘三十四,門人號咽,奉全身起塔,祔[4]於智者大師塋兆西南隅焉。入室弟子吳門元浩,可謂邇其人近其室矣。

然平日輯纂教法,明決前疑,開發后滯,則有法華釋簽法華疏記各十卷,止觀輔行傳弘訣十卷,法華三昧補助儀一卷,方等懺補闕儀二卷,略維摩疏十卷,維摩疏記三卷,重治定涅槃疏十五卷,金錍論一卷,及止觀義例止觀大意文句十妙不二門等,盛行於世。
述三部記成,師親書寄姑蘇開元寺大藏,語刊小石碑,至今存焉,亦錄於此,庶見慈悲為人之心也。
其又曰:「開元十六年首,游浙東尋師訪道,至二十年,於東陽金華,遇方岩和尚,示以天台教門,授止觀等本,遂求學於左溪大師,蒙誨以大旨,自惟識昧。凡所聞見,皆紀於紙墨,暨至德中,移隸此寺,乾元已來,攢成捲軸,蓋欲自防迷謬。而四方道流,偶復傳寫,今自覺衰疾,諸無所任,留此本兼玄疏兩記共三十卷,以寄此藏,儻於先師遺文,碑補萬一,則不負比來之誠,幸眾共守護,以貽後學,大曆十二祀孟秋,沙門湛然記。」
贊寧曰:「詳夫師始天寶終建中,以自證之心,說未聞之法,經不云乎,云何於少時大作佛事,吾師有焉,其朝達得其道者,唯梁肅學士,故摛[5]鴻筆,成絕妙之辭,彼題目云:『嘗試論之,聖人不興,其間必有命世者出焉,自智者以法傳章安,章安再世,至於左溪,明道若昧,待公而發,乘此寶乘,煥然中興,蓋受業身通者,三十有九僧,搢紳先生高位崇名屈體承教者,又數十人,師嚴道尊遐邇歸仁,向非命世而生,則何以臻此。』觀夫梁學士之論,擬議偕齊,非此人,何以動鴻儒,非此筆,何以銘哲匠,蓋洞入門室,見宗廟之富故,以是研論矣,吁吾徒往往有不知師之道,詩云:『維鵲有巢,維鳩居之。』梁公深入佛之理窟之謂歟,有會稽法華山神邕作真贊。」

至大宋開寶中,吳越國王錢氏追重而誄之,號圓通尊者焉,可不是歟,輔行一雲,龍樹龍接入宮,一夏但誦七佛經目,玄注云:「大不思議經有三本,有十萬偈四十八品,龍樹誦出流傳於世。」






天臺宗九祖--荊溪湛然大師

荊溪(711-782)尊者,諱音慧湛然,俗姓戚氏,世居晉陵(江蘇武進縣)之荊溪。時人尊師之德,以地為號,曰「荊溪尊者
家世業儒,兒時即有離俗之志。據傳:生有重齒之相(即乳齒不換,恒齒並生),迥異他童。
唐玄宗開元十五年(727),年十七,訪道浙東,遇金華方岩和尚,示以天臺止觀法門。
開元十八年(730),二十歲,轉學于左溪尊者。溪與之語,知為法器。一日謂荊溪曰:「汝曾有夢否?師對曰:「昨夜夢披僧服,腋下挾二輪,游于大河之中。左溪曰:「噫!汝當以止觀二法,度群生於生死大河乎!乃授以平昔所弘之說。
師德宇凝粹,天資英發,其密識深行,沖氣慧用,方寸之間,合于天倪(天然)。以居士身傳道,學人景從,如群流赴川。

天寶七年(748),年三十八,始釋褐披僧伽黎(脫俗服易僧裝),尋往越州,從曇一律師學律,博究律部,洞明開遮持犯之旨。
後往吳門開元寺 敷演止觀,曾一度駐錫小靈山,致力天臺宗著述,大弘天臺教法。
不久,左溪下世[44歲〇754年:唐玄宗天寶十三年九月十九日,八祖玄朗大師入滅。],師繼其席,契密藏獨運于東南。謂其門弟子曰:「道之難行也,我知之矣,古之至人,靜以觀其本,動以應其物,二俱不住(即空有俱不執之意),或乃蹈於大方(實相中道),今之人或蕩於空,或膠(執著)於有,自病病他,道是以不振,欲糾此偏,舍我誰當此任。於是大啟妙法,旁羅萬行,盡攝諸相,入於無間(即三際[過去、現在、未來;外、內、中間。]俱不可得之真性),即文字以達觀,導語默以還源。乃祖述所傳章句,凡數十萬言,使一家圓頓之教,悉歸於正。

師痛念智者破斥南北之後(按:智者嘗破斥南北朝佛教,南方偏重講習,北方偏重禪定,定慧不圓),百餘年間,學佛之士,俱以雙弘定慧,圓照一乘為事,初無單輪只翼(喻定慧不並圓)之弊,豈期自唐以來,依衣缽者(禪宗)唱於嶺嶠,談法界(賢首宗),闡名相者(法相宗)盛于長安。是三者,率皆以道行卓犖(音洛),名播九重(帝闕),且為帝王師範,故得侈(音恥)大其學,自成一家。
然而宗經弘論,判釋無歸(失其旨歸),講華嚴者,唯尊我佛;讀唯識者,不許(贊同)餘經,至於教外別傳,但任胸臆而已(惟憑己意發揮)。
師乃追援各家所說,辯而論之,作《金剛錍論》、《止觀義例》二書,其闡教之功,不異孟子遵孔道,辟楊(楊朱)、墨(墨翟)也。識者謂:「荊溪不生,則圓義(一乘圓頓教法)將永沉矣!可謂的評。

天寶末大曆初,詔書三征,皆辭疾不赴。
嘗與江淮名僧四十人,同禮五台,因遇不空三藏門人含光白師云:「曾侍不空三藏遊天竺(即印度)。梵僧曰:聞大唐有天臺教跡,最堪簡(揀別)邪正、曉偏圓、明止觀,功推第一,是否可譯至此土耶?』」師聞之,歎曰:「中國失法,求之四維(四方),而此方於此圓頓教法,反而少有識者!
師始居蘭陵(江蘇武進),中詣清涼(五台),晚歸台嶽(天臺山),迭遭兵亂、饑饉之際,宏法勵眾,學徒輳音湊輻,莫不瞻望堂室,以為依歸。師鹹慈悲攝受之。自奉儉約,大布而衣,一床而居。以身作則,侮人不倦,終老不息。

唐德宗建中三年(782)二月五日,示疾於天臺之佛隴,語學徒曰:「道無方,性無體,生歟!死歟!其旨一貫,吾歸骨此山,報盡今夕,要與汝輩談道而訣。夫一念無相,謂之空;無法不備,謂之假;不一不異,謂之中。在凡為三因,在聖為三德(般若德[修空觀……破見思惑……證一切智……成般若德]、解脫德[修假觀……破塵沙惑……證道種智……成解脫德]、法身德[修中觀……破無明惑……證一切種智……成法身德])。爇[音若]炷則初後同相(喻六[理即佛、名字即佛、觀行即佛、相似即佛、分證即佛、究竟即佛]而常即);涉海則淺深異流(喻即而常六)。自利利人,在此而已,汝其志之。言訖,隱幾而化。

師生于唐睿宗景雲二年(711),寂于唐建中三年(782),世壽七十二,戒臘三十四,門人奉全身塔于智者塋音營塔之西南隅音盂。著述繁富,有:
《法華玄義釋簽》十卷,《法華文句疏記》 三十卷,
  《法華文句科文》十六卷,《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》十卷,
  《法華三昧輔助儀》一卷,《維摩經略疏》十卷,
  《涅槃再治疏》十五卷,《止觀大意》一卷,
  《止觀義例》一卷,《金剛錍論》一卷,
  《十不二門論》一卷(由法華玄義釋簽抄出別行),
  《始終心要》一卷等行世。

門人梁肅學士撰師碑銘而論之曰:「聖人不興,其間必有名世者(有名於世之人)出焉。自智者以法傳章安,章安再世至於左溪。明道(台教)若昧,待公而發(發揚光大),乘此寶乘,煥然中興。蓋受業身通(受師之業而能親身通達之人)三十有九,搢(音晉)紳先生(士大夫)高位崇名,屈體承教者又數十人,本記言搢紳受業者數十人。知當時儒宗君子。學此道者若是之盛。師嚴道尊,遐邇(遠近)歸仁,向非命世而生,則何以臻此。評價極當。
吳越國王錢氏,諡曰:「圓通尊者



[1] [*]
[2] 上初謹切,毀齒也,下亡卓切,遠也。
[3] 白各切,揚雅草玄曰,自守泊如也。
[4] 音附。
[5] 恥離切,舒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