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

《妙法蓮華經》卷6〈法師功德品〉第十九:(77)


果如法師主講《妙法蓮華經》,第77堂課:

        《妙法蓮華經》(77-1) :六根圓通。學修分享與經歷指導。〈法師功德品〉第十九:「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:「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是法華經,若讀、若誦、若解說、若書寫,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、千二百耳功德、八百鼻功德、千二百舌功德、八百身功德、千二百意功德,以是功德、莊嚴六根,皆令清淨。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父母所生清淨肉眼,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,下至阿鼻地獄,上至有頂,亦見其中一切眾生,及業因緣、果報生處,悉見悉知。」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「若於大眾中,  以無所畏心、 說是法華經,  汝聽其功德。 是人得八百、  功德殊勝眼, 以是莊嚴故,  其目甚清淨。 父母所生眼, 悉見三千界, 內外彌樓山,  須彌及鐵圍, 并諸餘山林、  大海江河水, 下至阿鼻獄,  上至有頂處, 其中諸眾生,  一切皆悉見。 雖未得天眼,  肉眼力如是。 「復次,常精進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此經,若讀、若誦、若解說、若書寫,得千二百耳功德。以是清淨耳,聞三千大千世界,下至阿鼻地獄,上至有頂,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——象聲、馬聲、牛聲、車聲,啼哭聲、愁歎聲,螺聲、鼓聲、鍾聲、鈴聲,笑聲、語聲,男聲、女聲、童子聲、童女聲,法聲、非法聲,苦聲、樂聲,凡夫聲、聖人聲,喜聲、不喜聲,天聲、龍聲、夜叉聲、乾闥婆聲、阿修羅聲、迦樓羅聲、緊那羅聲、摩睺羅伽聲,火聲、水聲、風聲,地獄聲、畜生聲、餓鬼聲,比丘聲、比丘尼聲,聲聞聲、辟支佛聲,菩薩聲、佛聲——以要言之,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,雖未得天耳,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,皆悉聞知,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。」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「父母所生耳,  清淨無濁穢, 以此常耳聞,  三千世界聲。 象馬車牛聲, 鍾鈴螺鼓聲, 琴瑟箜篌聲,  簫笛之音聲, 清淨好歌聲,  聽之而不著, 無數種人聲,  聞悉能解了。 又聞諸天聲,  微妙之歌音, 及聞男女聲,  童子童女聲。 山川嶮谷中,  [1]迦陵頻伽聲, [2]命命等諸鳥,  悉聞其音聲。 地獄眾苦痛,  種種楚毒聲, 餓鬼飢渴逼,  求索飲食聲,」[1]


        《妙法蓮華經》(77-2) :學修分享與經歷指導。〈法師功德品〉第十九:「諸阿修羅等,  居在大海邊, 自共語言時,  出于大音聲。 如是說法者,  安住於此間, 遙聞是眾聲,  而不壞耳根。 十方世界中,  禽獸鳴相呼, 其說法之人,  於此悉聞之。 其諸梵天上,  光音及遍淨, 乃至有頂天,  言語之音聲, 法師住於此,  悉皆得聞之。 一切比丘眾,  及諸比丘尼, 若讀誦經典,  若為他人說, 法師住於此,  悉皆得聞之。 復有諸菩薩,  讀誦於經法, 若為他人說,  撰集解其義, 如是諸音聲,  悉皆得聞之。 諸佛大聖尊,  教化眾生者, 於諸大會中,  演說微妙法, 持此法華者,  悉皆得聞之。 三千大千界,  內外諸音聲, 下至阿鼻獄,  上至有頂天, 皆聞其音聲,  而不壞耳根, 其耳聰利故,  悉能分別知。 持是法花者,  雖未得天耳, 但用所生耳,  功德已如是。 「復次,常精進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是經,若讀、若誦、若解說、若書寫,成就八百鼻功德。以是清淨鼻根,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——[6]須曼那華香、[7]闍提華香、[8]末利華香、[9]瞻蔔華香、[10]波羅羅華香,[11]赤蓮華香、[12]青蓮華香、[13]白蓮華香,華樹香、菓樹香,栴檀香、沈水香、[16]多摩羅跋香、[17]多伽羅香,及千萬種和香,若[18]末、若丸、若塗香——持是經者,於此間住,悉能分別。又復別知眾生之香——象香、馬香、牛羊等香,男香、女香、童子香、童女香,及草木叢林香——若近、若遠、所有諸香,悉皆得聞,分別不錯。持是經者,雖住於此,亦聞天上諸天之香——[19]波利質多羅、[20]拘鞞陀羅樹香,及[21]曼陀羅華香、[22]摩訶曼陀羅華香、[23]曼殊沙華香、[24]摩訶曼殊沙華香、栴檀、沈水、種種[]末香,諸雜華香——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,無不聞知。又聞諸天身香——釋提桓因在勝殿上,五欲娛樂嬉戲時香;若在妙法堂上,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;若於諸園遊戲時香;及餘天等男女身香,皆悉遙聞。如是展轉乃至梵世,上至有頂諸天身香,亦皆聞之,并聞諸天所燒之香。及聲聞香、辟支佛香、菩薩香、諸佛身香,亦皆遙聞,知其所在。雖聞此香,然於鼻根不壞不錯,若欲分別為他人說,憶念不謬。」」[2]

 



[1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619 法師功德品〉(CBETA 2024.R2, T09, no. 262, pp. 47c03-48a20) [1] Kalaviṅka. [2] 命命鳥. Jīvakajīvaka.

[2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619 法師功德品〉(CBETA 2024.R2, T09, no. 262, p. 48a21-c11) [6] Sumanas. [7] Jātika. [8] Mall kā. [9] 瞻【大】,薝【元】,Campaka. [10] Pāṭala. [11] 赤蓮華 Padma. [12] 青蓮華 Utpala. [13] 白蓮華 Puṇḍarīka. [16] Tamālapatra. [17] Tagara. [18] 末【大】*,粖【宮】* [19] Pārijātaka. [20] Kovidāra. [21] Mandārava. [22] Mahāmandarava. [23] Mañjūṣaka. [24] Mahāmañjūṣaka. 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