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本門開近顯遠-流通段
(一) 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
1. 明現在四信
(1) 一念信解
A. 長文
B. 偈頌
a. 超頌功德
b. 頌位行不退:聽到法華一念隨喜,此功德一直到不退轉
(a) 明不易信解
(b) 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:因為信解而發願受持法華,由此得到位行不退
c. 追頌相貌
(2) 解其言趣:了解佛說法華的宗旨趣向
(3) 聞持供養:聽聞法華後能受持供養,功德更不可思議
(4) 深信觀成
2. 明滅後五品:佛滅後修行五品者功德宏大
(1) 列五品麤格量後四品功德:列出五品,粗相的比較隨喜功德(詳細的於〈隨喜品〉)
A. 長文
a. 直起隨喜心
b. 加受持讀誦
(a) 標人相:標出能讀誦之人
(b) 格量功德
c. 加教人
d. 加兼行六度
e. 加正行六度
B. 偈頌
(2) 隨喜功德品廣格量初品功德
二、經文-《妙法蓮華經》卷5〈17 分別功德品〉:「其有諸菩薩,無量劫行道, 聞我說壽命,是則能信受。 如是諸人等,頂受此經典, 願我於未來,長壽度眾生。 如今日世尊、諸釋中之王, 道場師子吼,說法無所畏。 我等未來世,一切所尊敬, 坐於道場時,說壽亦如是。 若有深心者,清淨而質直, 多聞能總持,隨義解佛語, 如是諸人等,於此無有疑。 「又,阿逸多!若有聞佛壽命長遠,解其言趣,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,能起如來無上之慧。何況廣聞是經、若教人聞,若自持、若教人持,若自書、若教人書,若以華、香、瓔珞、幢幡、繒蓋、香油、酥燈,供養經卷,是人功德無量無邊,能生一切種智。「阿逸多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我說壽命長遠,深心信解,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,共大菩薩、諸聲聞眾圍繞說法。又見此娑婆世界,其地琉璃,坦然平正,閻浮檀金以界八道,寶樹行列,諸臺樓觀皆悉寶成,其菩薩眾咸處其中。若有能如是觀者,當知是為深信解相。「又復如來滅後,若聞是經而不毀呰,起隨喜心,當知已為深信解相,何況讀誦、受持之者,斯人則為頂戴如來。「阿逸多!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不須為我復起塔寺,及作僧坊、以四事供養眾僧。所以者何?」[1]
◎ 會性法師-妙法蓮華經-第195集-卷(五)分別功德品第十七


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