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、正說分
略述正說分十章之意
初、一偈,明教理圓妙不可說
問1:四不說
論曰:問觀自生心,云何四不說?離戲論執諍,心淨如虛空。[1]
就正說分,為十章:
初、一偈,明教理圓妙不可說。
二、有兩偈,明迷理教,起見思二惑。
三、有四偈,明悟理有淺深,致有四教之別。
四、有一偈,明欲尋教下之理,應依四種三昧方軌而修。
五、有一偈,明妙理不可頓階,應先修二十五方便。
六、有一偈,明心觀理實,而諸境雜發不同。
七、有一偈,明隨觀一境,用十法成乘。
八、有七偈,明十法觀成,證諸地住,具諸法門不同。
九、有十四偈,明化他起用法不同。
十、有四偈,總結自行化他法門,並在於一心,盡淨言語道斷也。[3]
初、一偈,明教理圓妙不可說。
二、有兩偈,明迷理教,起見思二惑。
三、有四偈,明悟理有淺深,致有四教之別。
四、有一偈,明欲尋教下之理,應依四種三昧方軌而修。
五、有一偈,明妙理不可頓階,應先修二十五方便。
六、有一偈,明心觀理實,而諸境雜發不同。
七、有一偈,明隨觀一境,用十法成乘。
八、有七偈,明十法觀成,證諸地住,具諸法門不同。
九、有十四偈,明化他起用法不同。
十、有四偈,總結自行化他法門,並在於一心,盡淨言語道斷也。[3]
四不可說
一、生生不可說
又「生生」即三藏教,生不生即通教,不生生即別教,不生不生即圓教。是則不但三句即一句,一句即三句。「不可說」亦即三教即一教,一教即三教,云何可說??故《論》初云「四不可說,次後辯其四教」也。又經釋云:「生生是有漏之法,故云生生。」即是《中論》「因緣所生法」也。[6]
二、生不生不可說
三、不生生不可說
四、不生不生不可說
初明四不可說,復明三觀理妙
一念之心具十法界
又經云:「一切眾生亦一非一,非一非非一。」「亦一」者,一切眾生則一乘故,即佛法義也。「非一」者,如是數法記三乘故,即聲聞、辟支佛、菩薩三法數也。「非非一」者,如是數不定故,即六道法界。又言「眾生」者,即六道也。是則經明一念之心,具十法界明矣![11]
四句即一句,在乎一心
又經云:「眾生身有毒草,復有妙藥王。」毒草即六道界,藥王即四聖界。是六道即生生也,二乘即生不生也,菩薩界即不生生,佛界即不生不生。結四句即一句,在乎一心;十界即一界,在乎一念。文義會結,六道界即生死,四聖界即涅槃,涅槃即生死,生死即涅槃,十界即一界,一界即十界,即是不可思議境,云何可說?[12]
境智理妙不可說
又六道生死即是罪,四聖涅槃則是福,是則識心中十界,四不可說。不思議境者,即是識生死非涅槃之妙理,深達罪福之相也。《法華》云:「深達罪福相,遍照於十方,微妙淨法身,具相三十二。」龍女悟斯圓理,疾成佛道;常不輕圓信妙理,故得六根清淨,是則境智理妙不可說也。故初明不可說,後辯心具十界,明不思議境也。[13]
妙理云何可說
結四句教、十法界、三觀諸教文字,《論》云:「文字即解脫,解脫即妙理。」妙理云何可說?故初明不可說。後結云:「一切語言道斷,畢竟無所得也。」然四不可說等法,並須約一念,一念心即是因緣所生,即空即假即中,即空故是常寂,即假故是常照,即中故即非寂非照。因緣所生法,亦得是空假雙照,結此四句,即四不可說。
料簡為何約心起三十六問
觀心名上定
問:何不約餘法,起三十六問耶?[15]
答:經云:「三界無別法,唯是一心作。」又云:「心如工畫師,能畫種種五陰。」一切世間中,無不從心造,故知心是二河之本,萬物之源。而今只為一切禪慧,學者不知觀心,除煩惱病本,如欲伐樹,除枝不淨其根,生終不住。亦如治塘,不塞其穴,漏終不斷。亦如癡狗逐塊,不知逐人,塊終不息。諸喻可知,故約心而辯。經云:「能觀心性,名為上定。」[16]
為示眾生心中伏藏故約心起問
問:若爾,佛何不但令觀心耶?
答:為鈍根眾生種種異說,智者須得意也。如貧女不知家內求寶,而外求之,為其鈍故。涅槃教起,正為示之心中伏藏,聲聞醉故,不覺內衣心中之寶。法華教起,正為示之,故云:「為令眾生開佛知見,出現於世。」維摩亦然,故云:「諸佛解脫,當於眾生心行中求。」今論亦爾,亦示眾生心中伏藏,故約心起三十六問。若能答者,即識心中一切法也。[17]
問:若爾,只應問心出一切法,云何復問心出見思兩惑耶?
答:
只為不知觀心,而結生八萬四千煩惱之冰。若能觀智,照了即融,出八萬四千諸波羅密之水,而冰水未嘗有異解。惑何得別體?為不了故示心諸過,令知罪必改,疾
除忘惑,示心法門,令識福不忘勤修習之,為是義故,約心觀於外惑也。又且心是一法,易可觀之;萬法萬境,逐物意移,難可照也。[18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