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

《妙法蓮華經文句記》卷第一〈序品〉:導師菩薩



導師者,思益云:於墮邪道眾生,生大悲心,令入正道,不求恩報,故名導師。
觀解者,三觀妙智,導一切行,不墜二邊,皆入正觀,故名導師。未釋者,俟後追註云云。[1]

[記]釋導師中,文舍四悉。導師是舍婆提國人,是白衣居士,令入正道。釋字不求恩報,釋德以亡懷,故方應師位。[2]

六、結句
如是等菩薩摩訶薩,八萬人俱。[3]
[句]六、如是下,是結句也。[4]
[記]具名之外,但列數者,因緣、觀等,具如前意。但名不可盡陳,故但標大數。總而言之,但由國人,舊多知識者,則先列之,證信為易。一代教中,諸大菩薩,宿緣獲記,多在悲華第二卷中。
 經云:有菩薩名曰寂意,白佛言:諸佛皆有淨土,如來何故取此穢土?佛言:本願故取。我於過去恒河沙阿僧祇劫,世界名刪提嵐,劫名善,輪王名無諍念,主四天下,王有千子,有一大臣,名曰寶海梵志,唯有一子,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常有諸天而來供養,國為作號,名曰寶藏,出家成道,亦名寶藏,說法度人,其數無量。
 其王千子,各各供養,經於三月。過三月已,欲為授記,先入三昧,現十方佛土,集諸菩薩,先授寶海,十方世界眾生,寶海教化者,一時成佛。次授輪王千子,授第一子云:汝觀六道,起大悲心,斷諸煩惱,令住安樂,今當字汝,為觀世音。阿彌陀佛般涅槃後,二恒阿僧祇劫,於夜初分,正法滅時,於夜後分,其土轉名一切珍寶之所成就。所有莊嚴勝安樂界,於一念頃便成正覺,號一切功德山王,壽九十六億那由他百千萬億劫。
 第二太子名大勢至(如疏)。第三名文殊(如疏)。第四名普賢,在東方十恒沙世界微塵世界,名不瞬。乃至第九名阿閦。如是次第授千太子,中有願取五濁成佛者,以大悲故,其土名娑婆。何以故?是諸眾生,忍於三毒及諸煩惱,能忍斯惡,故名忍土。是千人中唯除一人,餘並於賢劫而得成佛。』」


[1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,CBETA, T34, no. 1718, p. 23b28-c02
[2] 《法華文句記》,CBETA, T34, no. 1719, p. 185b04-b07
[3]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一,CBETA, T9, no. 262, p. 2a14
[4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,CBETA, T34, no. 1718, p. 23c0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