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

《妙法蓮華經文句記》卷第一〈序品〉:觀世音菩薩



因緣釋
因緣釋>世界

[句]觀世音者,天竺云:婆婁吉底稅。

因緣釋>為人
思益云:若眾生見者,即時畢定得於菩提。稱名者,得免眾苦,故名觀音。
因緣釋>對治
悲花云:若有眾生受苦,稱我名者、念我者,為我天耳、天眼所見聞,不得免苦,不取正覺。
因緣釋>第一義
寶藏佛云:汝觀一切眾生,生大悲心,今當字汝為觀世音。此下文自釋名云云。
觀心釋
觀心釋者:三智名,三諦名,三觀是語本,故名[1]
[記]觀音中,作四悉者:即世界,思益即為人,稱名即對治,寶藏佛去即第一義;又思益見得菩提,亦第一義。
下文普門品
 注云云者,亦闕約教及以本跡,教即圓人,本是古佛。
 觀心中釋,初二字與下不殊,但第三字與下稍別。下約事釋,以所被為音,此約能觀,以所宣為音。由觀,故設教,故云觀是語本[2]

表格 58 觀世音菩薩」之四釋
因緣
世界
「觀世音」者,天竺云:「婆婁吉底稅。」
為人
《思益》云:「稱名者,得免眾苦,故名觀音。」
對治
《悲花》云:「若有眾生受苦,稱我名者、念我者,為我天耳、天眼所見聞,不得免苦,不取正覺。」
第一義
寶藏佛云:「汝觀一切眾生,生大悲心,今當字汝為觀世音。」
《思益》云:「若眾生見者,即時畢定得於菩提。」
約教
圓教
教即圓人
本跡
本是古佛
觀心
三智名「觀」,三諦名「世」,三觀是語本,故名「音」


[1] 《妙法蓮華經文句》,CBETA, T34, no. 1718, p. 23a10-a24
[2] 《法華文句記》,CBETA, T34, no. 1719, p. 184c19-c2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