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序:一、眾集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
[句]就眾集又二:初、眾集威儀,次、眾集供養。[1]
爾時,世尊!四眾圍遶,[2]
[記]初釋威儀中,先引《論》者,《論》文有四成就:一、圍繞,二、前後,三、供養,四、尊重讚歎。經文闕前後,應云「圍繞前後」。涉公云:「雖是論文,不順經義。」涉公猶疑譯者故也,[4]然今家多依論文,但一兩處不全用耳。《論》以四釋三,不須此斥。如「惟忖」句,以八句釋之;歎羅漢德五句,以十五句釋之,如「難解難入」,加「難悟」等釋之,故加之無咎。曾尋彼疏,三二卷來,可畏處多,於茲息矣。
「四眾」因緣釋
[記]正釋中,先斥古,直云比丘等四,有云天龍等四,梵魔等四,大小客舊,雖有此列,不判凡聖、逆順、權實、說默,今昔微著,共別、兼獨、施開、本跡,都無旨歸。今所列四,乃遍諸四,收向十雙,凡聖乃至本跡不濫。又涉公云:「天台立影響等眾,有義無文,未可依信。」若爾,有義無文,而不依信,應當有文無義,則可依耶!今謂有文有義,常人用之;無文有義,智人用之;有文無義,暗者用之;無文無義,迷者用之。故經云:「依義不依語」,即此意也。故外、小、權、跡,望內、大、實、本,並有名無義。
故佛斥迦葉:「汝昔但聞涅槃之名,未聞其義。」法師自立──「聲聞、菩薩二聖眾,龍神、人主二凡眾」,今問此四,為復有於天台四不?若其無者,何關法華?尚無當機得益之人,況發起等!無則未可,若其有者,有文有義,何謂無文?
故今經列眾,必具此四,即其文也;義須必有發起等四,即其義也。有文有義,甚可依承,法師所立,無義有文,反當斯責,況復四義,仍遍諸經。在今須云:「發起、本跡、約教、因緣。」此四次第者,機雖可發,必藉先導,導機既發,影響扶疏,三利全無,結緣眾也。
若言無文,文殊、彌勒,豈非發起,三周獲記?豈非當機,除發起外,諸大菩薩豈非影響?除當機眾,如起去等,豈非結緣?況雜眾中,雖無擊動,亦能引導,通名發起;雖非鎮嚴,亦能輔佐,通名影響。《淨名》云:「而生五道,以現其自。」并其所引,四眾義足。[7]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發起眾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發起眾>法
[句]發起者:權謀智鑒,知機知時,擊揚發動,成辦利益。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發起眾>喻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發起眾>合
所謂發起令集,發起瑞相,乃至發起問答等,皆名發起眾。[9]
[記]初釋「發起」中,有『法、喻、合』。
初、『法』者:先明內德。「擊揚」下,外用也。應物施設,故名為「權」;順宜制立,故名為「謀」;有權之謀,故云「權謀」。實智內融,無謀而當,故云「智鑒」。鑒其宿善,可生可成,故名「知機」。逗會無舛,故名「知時」。「擊揚」之言,義當發起,用以釋名,發機令起,故云「發起」。
初文釋「發」;「成辦」下,釋「起」。亦可前四字正釋,次四字功能。「動」亦起也,又剖之令開,故名為「發」;因擊揚者,啟之而動,故名為「起」,義兼能所,通及自他。又「擊」平等之大慈,「發」時眾之一善,「揚」不二之大慧,「動」稟益之三業。又「擊」大會之宿因,「發」當機之妙益,「揚」如來之大教,「動」時眾之固執。又扣佛大悲故名「擊」,諮啟聖旨故名「揚」,令聞所未聞故名「發動」。使聞者果遂,故云「成辦」。遂必獲悟,故云「利益」。
次舉『喻』者:大權象王,躄法身樹,至起應地,演一乘之實唱,飽妙行之機緣。
次、「所謂」下,『合』中云「發起五序,咸益物機。」故知集必不孤,大權作命,由集故瑞。乃至問答等者,等取正說,序意既彰,正說垂啟,故序中發起,元期正宗,驗知此序,未通於本,雖冠經首,本由別故。而兩處發起,俱在「逸多」,然跡事非遠,可寄文殊,久本難裁,故唯託佛。[10]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當機眾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當機眾>法
[句]當機者:宿植德本,緣合時熟,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當機眾>喻
如癰欲潰,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當機眾>合
不起于座,聞即得道,此名當機眾。[11]
[記]釋「當機」者,亦有『法、譬、合』。
初、『法』者:由有發起,當機可成。「當」者,當也,下字去聲。「宿」,往也;「植」,種也;「德」,眾善也,眾善之本,故云「德本」。以善有本,故得成機,大權作用,利聖益凡,如來三達,說稱宿種,故初成道,護其沒苦;方等、般若,慮彼機生。故至此經,先略次廣,三周容預,攝無不該,乃至本門,位登無垢,不差毫末,稱其往因,中我可發,故曰「當機」。今據釋眾,「當機」二字,並屬所化,而須機應合論,理合義兼能所,今且從所,以應所化。
「宿植」下,先釋「機」字。「緣合」下,次釋「當」字。
次、『喻』中「如癰」者,譬有機也。「欲潰」者,譬可發也。為佛大聖,及發起眾,不謀而捺,煩惑分破,機緣分熟,智德分成,法身分顯。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影響眾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影響眾>法
[句]影嚮者:古往諸佛,法身菩薩,隱其圓極,匡輔法王,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影響眾>喻
如眾星繞月,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影響眾>合
雖無為作,而有巨益,此名影嚮眾。[13]
[記]次釋「影響眾」者,然化主形聲,必資伴以影響,方令發起,擊動事遂,如響之應聲,影之隨形,亦『法、譬、合』。
初『法』者:初兩句,明影響之本。次「隱其」下,明能輔之跡,所輔唯一,故云「法王」。而能輔者,示因、示漸、示始、示終,眾聖之威儀也。示因:故古佛隱極,而現修行。示漸:故法身潛圓,以現偏小,此皆匡輔釋迦法王。匡,正也。謚法曰貞心大度;曰匡輔者,毘助也。貞心助主,知物機有在。,讓正化之功,故云「影響」。
次『喻』者:如星晦獨照之用,但建輔月之功,顯德冥扶,故云「雖無為作,而有巨益。」《大論》問:「諸比丘!何故常隨世尊?」答:「如病差隨醫,顯醫功也。」此舉實行者,尚有影響之儀,況法身古佛,垂形助化?故知四眾如輕病者差,八部如重病者差,輕重俱有權實影響。[14]
別序:一、眾集>初、眾集威儀>結緣眾
[句]結緣者:力無引導,擊動之能;德非伏物,鎮嚴之用;而過去根淺,覆漏污雜,三慧不生;現世雖見佛聞法,無四悉檀益,但作未來得度因緣,此名結緣眾。[15]
[記]次釋「結緣」者:「結」謂結構,立機之始;「緣」即緣助,能成其終,則為未來修得三德之先萌也。無前三益,故云「結緣」。即此眾會前三之餘,故此一緣,兼具二義,謂助現、助當,於中先對前三辨無。
「力無」下,簡異發起。「德非」下,簡異影響。「而過」下,明非當機。
凡發起眾,皆具二義:一者、引至會所,二者、扣佛成機。而法身菩薩具斯二用,故云「之能」。而結緣者,闕其勝利,故曰「力無」。「鎮」謂鎮重,即內德也;「嚴」謂莊嚴,即外儀也。內德既高,外儀必整,嚴飾化事,光榮主用。故結緣者,於其所無,故云「力無」等也。又「鎮」以肅之,「嚴」以伏之,既肅既伏,化道可行,故云「之用」。此結緣者,自益尚薄,安肅伏他,故云「德非」也。
「覆漏」等者,「覆」字入聲,無聞慧故,如器現覆;闕思慧故,如器已漏;無修慧故,如器污雜。如器雖仰,而全以污雜,故為用者棄,故總結云「三慧不生」。
「現世」等者,現雖得聞,而不名慧,聞慧尚無,思修安有?此即通取六根五品,別則五千起去之流。故起去者,雖無三慧,然納種在性,得為繫珠。故知亦無觀行位中,世界益也,故云「無四悉益」,準此分位,四悉俱得,名為「當機」。故五品已來,世界益也;六根已來,為人、對治益也;初住已去,第一義益。是故下文〈隨喜品〉末,尚成當機,一句一偈,結緣眾耳。
然聞略說,則有過於一句一偈,是則不論聞之多少,但未入品,俱名「結緣」。,故五品前,無復三慧四悉益也。無聞故無世界,無思故無為人,無修故無對,無證故無第一義。故第一義有通有別,通於五品,別在初住,故得度之言,亦有通別,即是第一義之通別也。是則雖復四悉義通,終成結緣位別。
「四眾」約教釋
[句]比丘眾既爾,餘三眾亦然。合十六眾,類如大通智勝佛時,王子覆講,即彼時發起眾;聞法得道,即彼時當機眾;聞法未度而世世相值,于今有住聲聞地者,即彼時結緣眾。彼佛世時,尚有四四十六眾,今佛道同,寧得無耶?此是圓教十六眾,約三教亦例可知。[17]
[記]「比丘」下,結數為十六者,若據文殊、彌勒,但在比丘眾中,諸尼雖無請法之文,下文亦有請記之相。但俗二眾,雖無正文,準例合有。既至會所,必為權者之所引導,二眾既爾,八部亦然。今從總相,但云「四眾」,故知但云比丘等四,所攝未周。云無文者,深成不達。
「四眾」本跡釋
[句]本跡可解。[19]
「四眾」觀心釋
[句]觀心者:研境作觀,在名字、觀行位中,即成結緣眾;入相似位,即成當機眾;入分真位,即成發起、影嚮眾云云。[21]
[記]觀心明位,取五品為結緣者,且約觀行為言,故以名字、觀行而為結緣,以當機中,初住即入影響故也。應知初住具有二義:若舊入者,唯名影響,乃至聞經,超入後位,意亦如是。若新入者,得是當機,亦是影響,及以發起,即如發誓弘經之徒。
「圍遶」因緣釋
[句]「圍遶」者:
「圍遶」因緣釋>世界
「圍遶」因緣釋>為人
化為人像,到已右旋,旋已敬禮,
「圍遶」因緣釋>第一義
禮已卻坐聽法。因於天敬,
「圍遶」因緣釋>對治
人以為楷,此因緣解也。[24]
「圍遶」約教釋
[句]圍遶者,行旋威儀也,表四門機動,俱見圓理。以圓對偏,例有四義,即教門解也。[27]
[記]「表四門」去,約教。若直就當教論眾,自有諸教中佛。今從圍繞圓極義邊,乃表三教四門機動,動故見理。《無量義》時,仍是偏小,預表當聞圓四門也。今昔相望,四教義足,故但云例。故知昔教非無四門,當教機動,但小鈍未融,至此方名大機動也。若本圓人,至此增進,亦名為動。但不別而別,得四門名。[28]
「本跡」觀心釋
[句]又佛身周匝,相好莊嚴,四旋瞻仰,增念佛定,即觀心解也。
「本跡」約教釋
若觀佛色身,得見法身,即本跡解。[29]
[記]約觀解者,三教觀行,猶如行旋,皆成圓觀,猶如念佛。又觀秖是念,以觀轉故,故云「增」也。
別序:一、眾集>次、眾集供養
供養、恭敬、尊重、讚歎![31]
[句]「供養」者,通三業皆是「供養」。別論卑謹虔禮,名「恭敬」;至念專注,名「尊重」;發言稱美,名「讚歎」;施其依報,名「供養」。此中文略,具辯應如《無量義經》,廣說天廚、天香、天缽器等,即是「供養」;大莊嚴菩薩及八萬大士,合掌叉手,即是「恭敬」;一心瞻仰,即是「尊重」;說七言偈,即是「讚歎」。今論眾集,指彼文者,彼經眾集說法竟,儼然不散,即彼座席,仍說法華。故知三業供養,不得有異,用彼廣釋此略,於義無咎。[32]
[記]釋「供養」者,猶在彼眾,為聞《無量義經》,眾集之時,而修供養,故釋爾時,不得云眾集時也。彼經所列,凡諸來者,咸持供具,有引《華嚴經》諸供養雲,從十方來,亦未全然,若大莊嚴,所獻供養,此例似爾。若國人所置,並凡力所為。
若爾,何故並云「天廚」等耶? 答:從勝而說,讚以天名,故知影響、發起二眾,供具必異。當機結緣,復應料簡,諸位不同,供具亦別。上位尚非二乘所識,何止天供?
「儼然不散」者,說經纔竟,即入彼定,當時放光,天便雨華,地即六動,時眾睹此,便生疑念,乃至問答。由此遷延,儼然不(未)散,同座復說,故名為「仍」。須全指彼,故云「不得有異」。文雖廣略,事無別途。
問:於三業中,二業事畢,意業如何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