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

《觀心論》、《觀心論疏》:依四念處修道,依木叉戒而住

1. 依四念處修道,依木叉戒而住
問者欲知作論者,大意有二:一者、自責為諸學徒。二者、外諸四眾,脫能信受,亦可傳之!略以偈答曰。[1]
大師將涅槃,慈父有遺囑,四念處修道,當依木叉住。[2]

偈云:「大師將涅槃,慈父有遺囑,四念處修道,當依木叉往。」此一偈明釋迦慈父,令四眾依四念處修道,依木叉戒而住。故《釋論》明如來臨涅槃時,阿難請問佛云:「如來滅後,諸比丘依何道行?依何而住?」佛答云:「令依四念處修,道依木叉戒而住。」[3]
問:諸佛入道法門無量,云何唯令依念處、木叉二法而住耶?[4]
答:二法雖略,而理含攝一切法門皆盡,故偏(獨)勸也。[5]
今略辨二行多含之相者何耶:
 四念處是慧性為目,木叉戒為足。經云:「目足具故,能到清涼池。」
 又、念處慧是解,木叉之戒為行。
 又、念處是智慧莊嚴,木叉之戒是福德莊嚴。
 又、念處是般若度,行是五度。
 又、念處是觀照軌,行是資成軌,由是二軌,能顯真性之軌。
 又、慧是圓淨涅槃,行是方便淨涅槃,由是二涅槃,能顯性淨涅槃。
 又、慧是了因,行是緣因,由是二因,能顯正因。
 又、慧是般若德,行是解脫德,由是二德,能顯法身成三德也。
 又、念處是觀照般若,行是方便般若,由是二般,若能顯實相般若。
 又、念處是圓淨解脫,行是方便解脫,由是二解脫,能顯性淨解脫。
  是則念處之慧、木叉之戒,略具十義,故偏勸耳![6]
但凡夫謂身為淨,言受是樂,執心是常,計法為我。由斯四倒,而起貪愛,貪愛無明,而有諸行,乃至老死。苦集浩然,八萬四千煩惱,火燒於五陰舍宅。故《法華》云:「四面俱時,欻然火起。」即譬四倒也。[7]
明小乘念處
若小乘觀人,即觀身不淨,破於淨倒;觀受是苦,破於樂倒;觀心無常,破於常倒:觀法無我,破於我倒。是則由前迷心顛倒,謂身是常樂我淨故,起貪愛諸煩惱。今既觀知身是不淨,乃至苦無我,則不起貪愛,無明、行、識乃至老死滅,是則生死河傾,涅槃河滿,即是「競共推排,爭出火宅到無畏處」,為是因緣,勸為小行之人,令依念處修道耳![8]
明大乘念處
次明大乘念處者,經云:「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。」然菩提涅槃之道,寂寥無相,非淨非穢,非苦非樂,非常非無常,非我非無我等也。而今既言生死之身,即是菩提涅槃之身,即是真如法界實相之體。故經云:「不壞於身而隨一相。」又云:「觀身實相,觀佛亦然。」一 切眾生即涅槃相,不復更滅,斯則非枯非榮,在雙樹之聞,恬惔寂於二死苦矣!但眾生抱慧而常夜遊,寧識身中佛之知見,醉無明酒,豈覺衣中之寶?故勸令依修大 乘念處,觀身非淨非穢,觀受非苦非樂,觀心非常非無常,觀法非我非無我,是則非枯非榮,歸於大寂涅槃,住於如來三德涅槃祕密之藏。經云:「安置諸子祕密藏中,我亦不久安住是中。」為是因緣,令依四念處修道耳。[9]
明持小乘戒
勸依木叉戒者,持小乘戒,則有十利功德,何者?
 一者、云攝僧。僧者,此云眾,眾以和為義。然雖殊方異國,若同在佛法出家具戒,財法悉共,攝令不乖,則事和也。無作戒資發定慧,契於無漏,同歸一極,即理和也。
 二者、極好攝。同稟淨戒,各護三業,則無相惱觸,即極好攝也。
 三者、僧安樂住。以戒各護身口,無相惱亂,故僧得安樂住也。
 四者、折伏高心。以戒淨故,能得禪定,觀解心生,能伏煩惱高心也。
 五者、有慚愧,得安樂住。由有淨戒,能發定慧,內懷慚愧,是得安樂住也。
 六者、未信得淨信。即是內凡得智名定,慧遣外凡不信也。
 七者、己信增長。信進修實法空,得煖頂忍等三法,信解轉深也。
 八者、遮今世惱漏。此則世第一法,折伏道滿也。
 九者、斷後世惡。從苦忍初心,訖羅漢金剛心,以還真斷惑故也。
 十者、梵行久住。梵之言淨,亦云涅槃,此是羅漢極果,所作已辦也。
斯是持小乘戒,得此十利故,勸依木叉住也。[10]
明持大乘戒
次明持大乘戒者,即是智所讚戒、自在戒、具足戒、諸波羅密戒也。持此者亦有十利,名同前而義大別,何者?
 一、攝僧:即是一體三寶之僧,三智與三諦理和融,即是僧義。智照於境,無境不明,即智攝於境,境發於智,無智不發,即境攝於智,境智相攝和融,故名攝僧也。
 二、極好攝者:智照於境,攝境無不中,境發於智攝,智無不圓,故名極好攝也。
 三、僧安樂住者:三觀之智栖三諦之境,境智相稱和融,故名安樂住也。
 四、折伏高心人者:得大乘戒,能折伏三諦下惑之高心也。
 五者、有慚愧得安樂住者:慚天即是慚第一義天,愧人即是愧方便道中之人,故名慚愧得安樂住也。
 六者、未信得淨信者:未信諦理者,令皆得明信也。
 七者、已信增長信者:增進中道信也。
 八、遮今世漏者:即大乘伏道滿也。
 九、斷後世惡者:即斷五住惑訖金剛心。
 十、梵行久住者:即是妙覺大涅槃,始名極淨,即梵行久住也。
是則持淨戒者,得大乘十利之益,故勸令依木叉住。[11]



[1] 《觀心論》,CBETAT46no. 1920p. 584b17-b19
[2] 《觀心論》,CBETAT46no. 1920p. 584b20-b21
[3] 《觀心論疏》,CBETAT46no. 1921p. 588a18-a23
[4] 《觀心論疏》,CBETAT46no. 1921p. 588a24
[5] 《觀心論疏》,CBETAT46no. 1921p. 588a25
[6] 《觀心論疏》,CBETAT46no. 1921p. 588a25-b10
[7] 《觀心論疏》,CBETAT46no. 1921p. 588b11-b15
[8] 《觀心論疏》,CBETAT46no. 1921p. 588b15-b22
[9] 《觀心論疏》,CBETAT46no. 1921p. 588b22-c08
[10] 《觀心論疏》,CBETAT46no. 1921p. 588c08-c26
[11] 《觀心論疏》,CBETAT46no. 1921p. 588c27-589a1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